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108章

在恋爱脑的世界做女帝 橙汁感谢 5604 2024-04-13 13:27:44

“草原蛮族,贪婪无度,可不是联姻便能收复的,朕给足了曲将军兵马,为的是彻底将蛮族打趴下,不是为了慢慢驯服他们,而是为了像熬鹰一样,一劳永逸。”

沈玉耀没有直接说拒绝联姻,但是她的话已经说的很明白了。

对于古人来说,用一个人,或者一个位子去换取和平,是非常划算的事情。

毕竟打仗要烧钱不说,还要烧人,青壮年从军人口本来就少,社会发展更是处处都需要青壮年,能少牺牲一个就少牺牲一个。

但是对于沈玉耀来说,这笔账不是这么算的。

不能光看眼下,如果这次不能将草原彻底打服,收归,日后终有一日,会反受其害,到时候不知道有多少人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陛下是想,继续打下去?”

沈珉玥倒是没有出现被拒绝的懊恼,她反正就是随口一说,沈玉耀愿意就愿意,不愿意就算了。

她对妹妹的后宫有什么人,并没有任何兴趣。

她比较在意沈玉耀是不是要接着打仗。

“是,不仅要打,而且我要重用军功封爵制。”

沈玉耀一句落下,屋中鸦雀无声。

秦劭行被吓得眼睛瞪大,几乎要破坏他原本英俊的脸的完美构成,而沈珉玥也被吓得一时说不出话来。

所谓的军功封爵,说白了就是在庄高祖时期,用来激励士兵的一种国策,这种国策非常的恐怖。

底层人民没有上升渠道,读书虽然也能打破固有阶级,但是读书门槛非常高。

不是每一个读书人都能读出成绩来,更不是每一个读书人都能靠着读书真的改变阶层。

相对来说,军功封爵更为简单,只要上战场,豁出命去拼,再加上一点点好运气,那就能改变全家的命运。

所以这种国策一旦重新启用,沈玉耀就会拥有一大群悍不畏死的士兵,他们会化身战场上最凶狠的夺命之刃。

沈玉耀完全就是要再重塑一个如同大庄刚刚建国时,无人可匹敌的凶悍之军。

“穷兵黩武会酿成大祸,陛下三思!”

军功封爵打破上层垄断,同时又会养大底下之人的野心,当有一天,军功不够的时候,定会形成懒惰之风。

这里面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

而且这种国策根本不适合长久太平的发展,除非沈玉耀根本不想要太平。

沈玉耀会不想要太平吗?

她不会。

但是军功封爵这个制度,一定要保留下来,若是为国奋战者不得爵位,无从以军功立足,那这个国家还有几个人敢豁出性命在沙场上征战?

大庄以武立国,但是建国后,无论是庄高祖还是庄太宗,都认为武者拥兵自重过于危险,因此对于军队内部的人才升迁,那是一再打压。

不然偌大的国家,怎么会边塞只按着一个曲家薅羊毛?薅到最后,曲家都只剩下曲川一个人了。

这要不是曲川天赋异禀,曲家全家的坟头草都一人高了。

当国家进入盛世,战争减少,势必要寻找新的军队晋级方法,不然军队内部就会如同死水一潭。

如果没有到处找仗打,以高强度的战斗保持军队战斗能力,那么军队渐渐就会出现严重的腐败现象,以至于最后找不出能打仗的军队。

这是一种极为危险的情况,沈玉耀从历史中窥探到了一部分真相。

所以她决定绝不走前人老路。

“军功不一定非要在战场上立功,改良新的武器,找到新的更有效的训练方法,甚至是在军队中,种田的一把好手,都可以得到军功。”

沈玉耀给沈珉玥和秦劭行解释道,这也就是站在她面前的两人,乃是较为合她心意的年轻人,不是那群嘴上应着,背地里什么都不干的官场老狐狸。

不然沈玉耀绝对一句话都懒得说。

反正说再多也不过白费口舌,不如以强权压制更快。

那群人脑子都已经腐朽了,别指望他们再动起来,就连蔡有志那样的直臣,在长达二十年的官场生涯中,也有了一颗转起来嘎吱响的生锈脑袋。

沈珉玥听了一会儿,发现她好像是听明白了。

“陛下的意思是,要让军中士兵有更多的出路。”

出了打仗外,在军中干别的也不是不能封候拜将,不能光宗耀祖,赚取钱财。

这是一种和文臣这边相对比较平衡的升迁方式,以往士兵想要往上走,只能靠战场军功,没有军功,再有能力,也只能去做他人家臣。

例如拜入曲家军,获得曲川的赏识后,让曲川出征愿意带上他。

这种行为,会让军中的高层出现被一家垄断的情形,其实现在就已经有所表现了,此次征战草原,几乎都是曲家军在前线大放异彩。

本属于边防的府兵,几乎没有什么表现。

这和曲川是突袭的战斗形式有一定关系,突袭讲究一个“快”字,曲川不愿意用当地府兵很正常,他跟那些府兵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训练过,默契程度肯定还是和曲家军更高。

但是理解归理解,造成的后果却不免让人有微词。

“给他们更多渠道,就好比自朕开始,女子可科举入官场一样,虽然只有特定的位置给女子,但这件事能让世人改变女子读书无用的想法。当兵也是一样,民间常言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这种想法,必须给它纠正过来。”

当兵卫国,乃是光荣之事,不能让上战场的人流血又流泪。

沈玉耀的话让沈珉玥和秦劭行内心大震。

无论是身为亲王的沈珉玥,还是身为大理寺少卿的秦劭行,他们和兵部,和普通士兵的关系都太远了。

远到他们完全忽视了这个群体。

这个在战场上拼杀,换得大庄太平天下的群体。

就好像被无声无息中磨灭了存在的杰出女子,没人正视这部分人的付出。

沈玉耀成为女帝,她着重提拔女官,掀起了民间送女儿去读书的狂潮。

相对的,她如果重视士兵,也会掀起民间送孩子去当兵的狂潮。

“前朝公主麾下有娘子军,明王也可训练女子入伍,在未来上战场拼杀。”

曲家军中就有娘子军,那些女子多为孤儿出身,后来被曲家收养,曲家也不会干别的,只能训练为女兵。

这部分女兵原本是不被兵部承认的,现在开始,沈玉耀将会给她们一个身份。

并且打通她们更多立功的渠道,除了上阵杀敌外,她们还可以通过读书习字,钻研武器来获取军功。

沈珉玥愣了一下,完全没想到沈玉耀会将兵权交给她。

之前从来没有一个亲王手中会有正规的军队编制,全都只是王府上的护卫罢了。

这是沈玉耀对她的信任,同时也是一种考验,看看她到底能不能做好。

毕竟送女兵入伍,并没有那么简单,没看沈玉耀想要让女子入朝为官,都得绕好大一圈吗?

改变世人的固有认知是很难的事情,好在没人惧怕艰难。

话题一下子从草原跳到了更多方面,甚至还涉及到了军队内部的改革,沈珉玥和秦劭行的脑子都有点儿转不过来了。

等沈玉耀问秦劭行来此是想干什么的时候,秦劭行甚至没能第一时间想起来。

愣了一会儿,他才从怀中掏出密折,呈交给沈玉耀。

“陛下,此乃草原王庭收买之人的人名册。”

沈玉耀翻开看了两眼,没有熟悉的人名,大多是一些普通的贩夫走卒,最多是一方商贾。

这并不是说有地位有能力的人爱国之心有多么坚定,不会被草原王庭收买,而是因为草原王庭那边没能布置太久,地位太高的人,他们还没有机会接触到。

如果沈玉耀明年再查出来这条暗线,估计能钓上来不少大鱼。

但是那样对大庄社会治安的挑战会更加巨大,不如现在这样,将危险扼杀于襁褓之中。

“做的好,记尔一功。”沈玉耀将名册合上,没有再仔细看,“名册上的人,查查他们都干了什么,若只是收了钱,迫于草原压迫做了些亏心事,可以从轻处置,若是收钱之后心甘情愿办事,借机铲除异己,那就从重责罚。”

“臣遵命。”

秦劭行老老实实听命,然后就不再说话了。

没错,他就是过来送个人名册而已。

“无事就下去吧,明王,尽快让宗室给朕一个答案。”

沈珉玥身躯一震,低头应是。

随后她与秦劭行一同告退,出了紫微宫,她脸上的表情一下子就垮了。

“是否是宗亲们不愿意听陛下所言,接纳草原?”

秦劭行见沈珉玥唉声叹气的,便开口问道。

他开口,就说明是要帮沈珉玥出谋划策。

沈珉玥现在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办,正缺个能帮她一把的,忙不迭的点头说道:“皇叔们态度很是模糊,一个个嘴上应着,实际上什么都不说,至今没有准信儿。”

秦劭行对此并不意外,宗亲们就是这样的一群人,办正事的时候没有他们,把一件好事搅和黄了的时候,他们比谁态度都积极。

有时候秦劭行真的很怀疑,那些宗亲真的是皇帝的亲戚吗?他们都是皇帝的仇人才对吧!

“草原上那些人,都不是好相与的,别看现在他们被曲将军给打服了气,一时之间不折腾了,但实际上他们是在养精蓄锐,就等着什么时候一拥而上,报复大庄。”沈珉玥在方家村的时候,和西西怒赤与哈撒西都交过手。

看着挺憨厚的人,实际上心眼比藕眼还多。

“西西怒赤对外宣称被曲将军打成重伤,又拖着‘残躯’来出使大庄,让草原上的那些部族生出了兔死狐悲的心,真是好计谋。”

秦劭行也觉得敌人很狡猾。

沈珉玥点点头,“不止呢,他重伤的消息传入大庄后,咱们朝中的这些大臣宗亲,一个个都觉得大庄的军队是当世最强,认为曲将军轻轻松松就能打败草原王庭。就算我没读过什么兵书,也知道骄兵必败的道理,这些饱读诗书的大臣,还不如我呢。”

“常人当然不如明王殿下,殿下目光如炬,能洞察他人未觉之事,可不简单。”

如果是之前,秦劭行绝对说不出这样一番话,他根本就不了解这位六公主,此前只以为六公主能成为明王,是靠着与陛下关系好。

但是共事一段时间后,秦劭行是真切的看到了,什么叫做天生鬼才,政治鬼才。

沈珉玥的一双眼睛,实在是太锐利了。

沈珉玥被夸了后并没有很高兴,反倒依旧忧心忡忡,世上最不缺的就是天赋好的人,如果她不能为陛下分忧解难,很快她就不是陛下最信任的那个人了。

宗亲,这些宗亲到底是想要干什么!朝臣都不反对的事情,他们偏偏要拿乔,折腾来折腾去,不都是在折腾她这个夹在中间的可怜人吗?

以沈玉耀的性子,如果宗亲一直不配合,沈玉耀绝对不会顾及什么血脉亲情,她只会送这些绊脚石上西天。

沈珉玥发现,这群人不光胆子大,还眼瞎。难道是看不见沈玉耀之前怎么处理秦术一行人吗?

他们不是看不见,他们只是从来不觉得,自己和秦术等人是一个等级。

秦术等人,不过是朝臣,朝臣不好好为皇帝办事,还贪污朝廷的钱,那就是趴在皇室身上吸血的蚂蟥,不赶紧去掉,难道是想被吸血吸到死吗?

他们是皇帝的亲戚啊,皇帝怎么可能因为一个小小的草原,跟他们翻脸,甚至还对他们下手?

他们信心十足,然后就被沈玉耀啪啪打脸了。

隔一日早朝之上,沈玉耀又提起了草原的事情。

她提出了要选一批官员和士兵,进驻草原之上,将草原彻底并入大庄土地。

吏部尚书费有道短短几日,人老了十岁不止,他这边正在脚不沾地的筹备科举只是,谁知道沈玉耀连科举结束都等不到,现在就要抽调官员离开了。

那她能抽谁?翰林院那些还未曾被分配到地方的进士肯定不够用,少不得要抽走一些部门的中流砥柱。

到时候那些人走了,各部门都要忙活好一阵,一直到有新人补充才行。

尤其是吏部,现在的工作量就已经很大了,如果人手再少,他们实在是没办法运作了啊!

费有道张嘴就想跟沈玉耀哭手里没人,沈玉耀先堵了他的嘴,“吏部负责拟第一版名册,后日早朝前递上来,这件事已经提过很多次了,费尚书应该心中早有打算吧?”

从曲川战胜的消息传入京城到现在,已经有足足半个月了,十五天的时间,费有道应该早有预料。

沈玉耀从第一天就开始告诉他,要选一批官员去草原上。

费有道能说什么?他能说自己原本的名单上的人,这些天都各种找关系托人,让他将名字从名单上划去吗?

十天时间,已经划出去大半了,他跟重新拟定一个名单没什么区别。

费有道也不敢大肆收取贿赂,只是有些人情关系他实在是没办法拒绝,就好比他认为自家那个能文能武,就是人比较皮的小舅子,很合适去草原锻炼一番。

但他前脚敢把小舅子送去草原,后脚夫人就能让他睡大街上去。

真是让人左右为难。

不敢跟沈玉耀解释,费有道老老实实低头应是,眼珠在百官之中来回看。

实际上能上早朝的官员全都是三品大官,他们是不可能动的,但面对费有道的目光,他们还是下意识移开了视线。

草原那个地方,又穷又乱,他们寒窗苦读十几载,可不是为了去受罪的。

这期间,只有一个人没有移开目光,甚至冲费有道笑了笑,那就是秦劭行。

秦劭行觉得他还挺喜欢草原那边的气氛的,在方家村的时候就能感觉到,或许是因为那边环境恶劣,所以每个人为了活下去,都拼尽全力。

痛苦疲惫的同时,又有一种说不出的生命力。

是繁华迷人眼的京城不具备的美丽,如果有机会,他还想去看看。

沈玉耀端坐高位,将底下的暗流尽收眼底,费有道胆子小,为人能力一般,但是他非常听话,没多少野心,也比较守底线,这事儿交给他,他必定能办好。

就是那些宗亲,可真是太烦人了。

到现在还没有给她一个答案。

今天甚至还有人来上朝了。

自从沈珉玥站在了早朝上,其余宗亲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出现过了。

今日出现的宗亲,是沈珉玥经常打交道的那个人,在看到这个人的时候,沈珉玥的脸色就不太好了。

来者不善。

果然,在费有道接下差事后,肃王便站了出来,大张旗鼓的开始反驳沈玉耀的决定。

“陛下,草原乃是蛮族荒地,那里无法种植庄稼,其上生活的人无法教化,乃是天生的野蛮人,此乃从古至今,众人通识,陛下而今要将那蛮荒之地融入我大庄,岂不是违背祖宗定下的礼法吗?”

肃王的话说的很严重,上来就用祖宗礼法压制沈玉耀,恨不得将沈玉耀所作所为上升到与整个大庄的礼制相对抗的地步。

他一发话,百官都沉默了。

这是沈氏内部乱了?

几个站在前头的大臣对视两眼,不知道该说什么,劝架不够格,看热闹的话,又怕被沈玉耀记恨。

毕竟皇帝的热闹,可没那么好看。

想到这儿,他们用幽怨的眼神看了眼肃王,真要是有事儿,不能下了早朝找陛下私下说吗?非要在早朝上说,就算说的是正事,那也太不应该了。

要不他们告退吧?

几个尚书心里打起了退堂鼓,倒是那些新被提拔上来的年轻人,都暗戳戳的看向肃王,想要看看热闹。

完全不管这热闹会不会让皇帝记恨他们。

沈玉耀没那么小心眼,而且她不觉得这是一场内部矛盾。

皇帝身上发生的事情,就没有小事,因为皇帝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国家的未来方向,一旦她被宗亲说服,那就成了宗亲手中的傀儡。

到时候这个国家要如何发展,全都是宗亲说了算了。

干脆让宗亲出个人当皇帝啊!

真要是让他们上,他们才不上呢,做幕后黑手多好,出了事让皇帝挨骂,不出事他们享福。

沈玉耀对沈氏宗亲的不满已经不是一点两点了,从她被立为太女后,这些宗亲就从来没有消停过。

“肃王,大庄承前朝制度,而前朝又是按照前前朝,你所说的祖制,是要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吗?那个时候还有人祭传统,你们难道死了之后,要殉葬他人吗?”

沈玉耀就很烦听人说什么祖制。

什么祖制啊,人要学会不断变更,根据时代发展和人民的追求而变更。

如果固步自封,一切遵循古制,并不会让社会环境回归到古时圣贤时期,反倒会造成天下大乱。

“陛下,此事与草原之事,并无关系。”

肃王听不太懂沈玉耀在说什么,他说的又不是殉葬的事情。

“是啊,那你口中的祖制,又和朕要打下草原有什么关系?大庄的版图,是靠手中刀枪打下来的,不是靠你说的什么祖制,真要是全靠祖制,要不要朕将皇位,让给那周氏子弟啊?”

第一个相对统一的王朝,就是周氏天下。

肃王想象过自己站出来,沈玉耀会用什么话来反驳他,但是他没想到沈玉耀会如此不给他面子。

甚至一点儿余地都没有,直接全盘否定了他的话,还给他扣上了一个想要还江山社稷给周氏的帽子。

如果这天下姓周了,他身上的王位都保不住,毕竟他是因为这天下姓沈,才能站在沈玉耀面前大放厥词的!

“陛下,臣绝无此意!只是草原蛮荒之地,怎配与我大庄相提并论,甚至还让大庄官员前往,悉心教化,这简直就是浪费人才。”

挑选一批考入朝中的官员去那个地方,在肃王看来,就跟送了一堆人才流放没什么区别。

“古有圣人,教化众生,今有大庄学子,提笔入蛮,为国拓疆,均是大善之举,何谈浪费?肃王,朕看你是老糊涂了,来人啊,送肃王回府。肃王就在府上抄写启蒙书籍十万本,为草原上不通教化的蛮人,带去文字吧。”

沈玉耀懒得再折腾,直接摆摆手让禁军上前,将人扣下去。

其余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展开震惊到,甚至有些没反应过来,就看到元石陆动作熟练的命禁军将肃王的嘴堵上,不消片刻就将人给拉下去了。

等与肃王相熟的朝臣想求情的时候,肃王人都没影儿了。

这……

一群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脑子里只剩下一个想法。

必须听陛下的话,赶紧把草原那边稳定下来!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