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102章

在恋爱脑的世界做女帝 橙汁感谢 5222 2024-04-13 13:27:44

沈玉耀知道这件事的难度非常大。

但正是因为难度大,所以她才想要去做,毕竟她当上皇帝之后,并不只是想要做个守成之君。

“事在人为,不必担忧。”

沈玉耀宽慰杨可卿,“孤此刻将此事说与你听,并不是让你现在就做好此事。”

杨可卿应了一声,心中却并不这么想。

如果沈玉耀不想让她做,那一开始沈玉耀就不会跟她说。

“你觉得,朝中有谁适合去做这两件事?”

沈玉耀没有将建立两个新的互市看做同一件事,而是分为两件,这就是为了能分担风险。

万一选出来的那个人不合适,也不能两个都失败。

当然,运气不好,都失败也不是不可能。

只是说尽量保证有一个能坚持下去,只要有了白手起家的成功经验,下一个就好说了。

“臣以为,石二非常合适。”

杨可卿没有藏着掖着,而是直接说,她觉得石采文合适。

沈玉耀倒是没想到这个时候,杨可卿会去推荐石采文。

“你们俩现在关系倒是挺好。”

沈玉耀记得以前石采文和杨可卿一见面就是掐架,没消停的时候。

虽然后来两人好像是重归于好,但是她们之间的矛盾似乎一直没有解决过。

小时候就相看两厌的两个人,不可能因为现在没有任何的冲突了,甚至还同病相怜,就突然变得无比要好。

之前石采文和杨可卿在合川的时候,也没有直接就成为什么知心朋友,两人相处还是以互怼为主。

但是很奇怪的一点是,即便关系说不上非常好,两人在向沈玉耀推荐人才的时候,第一选择就是对方。

沈玉耀也是觉得奇怪,这才有此一感叹。

“殿下说笑,臣与石二关系绝称不上好。”

杨可卿绝对不会承认她和石采文关系好的!

沈玉耀表示,你要这么说也随意。

“好,既然你推荐了她,那么此次互市就交给她先动手吧,现在她在周塞关附近,正好让她往南边走一走。”

沈玉耀说罢,秦淑君已经拿纸笔代写一封信,这封信将由于三手底下的人,秘密交到石采文手中。

说到石采文,沈玉耀不由想起了她的姐姐石采薇。

“听说于数伏法后,他的儿子与儿媳就回老家去了,是不打算继续在京城做官了啊。”

这种行径怎么说呢,沈玉耀看在眼里,觉得有点儿像是在冲她示威。

告诉她,因为她对付父亲,所以他宁愿回老家也不愿意留在京城,为她效力。

沈玉耀不在乎于数的儿子怎么想,如果对方是个足够明智的人,那么就不会选择这条路,而如果不够明智,这样的庸才天下比比皆是,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

杨可卿在沈玉耀手底下也那么多天了,大概已经了解了沈玉耀的为人。

知道沈玉耀说这话,并不是因为她突然想起了于数的儿子。

多半是想到了于数的儿媳,也就是石大姑娘石采薇。

说到石采薇,杨可卿也是多有遗憾。

论才学,论头脑,石采薇绝对不输石采文,也不输她,可是石采薇却选择了另一条路。

或许她在眼光上,比别人要稍微差一些吧。

“殿下,或许可以通过石二,劝石家大姑娘与于数之子和离。”

石采薇既然已经嫁给了于数之子,而且有了孩子,这些年夫妻感情也挺好,那于数之子离开,必定是要带走石采薇的。

石采薇留下的唯一方法就是与对方和离。

沈玉耀沉吟片刻,摇了摇头。

“女子学堂那边你多上上心。”

沈玉耀认为,人与人之间还是需要一点缘分的,有时候没有缘分,就没必要强求。

石采薇与她便是如此,一开始她们之间就没有君臣缘分,而石采薇的手段,沈玉耀并不是很喜欢。

比起石采文,石采薇做事太注重结果,她从来不看过程,以至于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沈玉耀不喜欢没有底线的人。

“臣遵命。”

杨可卿也不过是随口一说,沈玉耀没有采纳便罢了。

等杨可卿离开,沈玉耀又叮嘱写信的秦淑君,“这封信越早送到石采文手上越好,跟她说,无论她缺什么,都尽可开口,只有一个要求,尽快建成西南关的互市。”

秦淑君下笔顿了一下,随后低头应是,心里想着,石采文这次可是碰到了一个好机会。

只要她能把握住,未必不能一飞冲天。

这是一个所有人都知道很好的饼,就像之前沈玉耀给满朝大臣画饼,说互市和新港一定能成功时一样。

只不过是要更困难一些。

石采文拿到信后,并不推脱,也没有产生自己年纪轻,何德何能的想法,而是直接上手了。

她管沈玉耀要了不少合川当地的人,这些人都是在互市里小有表现,在经商和跟人打交道上,非常不凡的人才。

沈玉耀并没有心疼,正如她给石采文的承诺,不管石采文需要什么支持,她都可以给出去。

这种慷慨的表现,不光是石采文一人感激涕零,还有不少人看在眼里,酸在心里。

比如一下子在明州呆了整整十日的沈珉玥。

一开始沈珉玥只以为这是一个很小很小的调查任务,有她和秦劭行出马,那不是手到擒来吗?

谁知道当她用银瓜子撬开方家村本地人的口后,这件事突然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她因为这件事没办法马上回京,之前和秦劭行的一切打算都成了虚影。

“唉,好羡慕石采文啊,她可以直接同殿下要人,而你我,只能在这儿继续死磕。”

沈珉玥一只手搭在膝盖上,整个人斜斜倚着树干,就坐在树上,一条腿顺着树干放直,另一条则微微曲起。

整个人慵懒极了,任谁都看不出她内心很焦虑。

“殿下,您可以先回府城,留臣一人便可。”

秦劭行无奈的抬头,按住头顶的斗笠,看着那个被光吞噬的影子。

坐的高看得远的沈珉玥无趣的摇摇头,“不行,本王在外是什么表现,太女可都看在眼里,若是本王偷懒,必定会引来太女不满。”

不会的不会的,您可是太女最亲的姐姐,怎么可能会让太女不满呢?太女会不满任何人,绝对不会对您不满!

秦劭行完全不理解为什么沈珉玥会这么努力。

要是他亲妹妹即将登上皇位,还对他信任有加,他不每天去招猫逗狗,都算有出息了。

太出挑,会引来君王忌惮的。

沈珉玥怎么硬是要反其道而行之。

沈玉耀竟然还真因此对沈珉玥更加信任,甚至暗中派来的暗卫都增加了。

“这段时间,又有外地来的行商,想要购买方家村的甜根了。殿下,您说这小小的甜根到底有什么特殊,竟然引人三番五次前来。”

不理解皇室姐妹之间的问题,秦劭行强行将话题扯到正事上。

“若是一个人愿意付出巨大代价去获取一个并不值钱的东西,那就说明,他们所图不小,远不止甜根那么简单。”

这段话,是他们之所以停留方家村多日的根本原因。

“您说的不错。”

秦劭行已经能看到路的尽头有马车的影子了,他嘿嘿一笑,露出来的牙齿带着森森寒气。

白的让人心头一顿,下意识生出不妙的预感来。

此刻正在前往方家村的西西怒赤,看着前头熟悉的小村子,突然觉得心头一寒。

下意识就生出打道回府的想法来。

不过这个想法刚刚出现就被他强制压了下去,不管前方有没有敌人,他都不会允许自己做出临阵脱逃这种懦夫行为。

在草原王庭的新王面前,西西怒赤是骁勇善战的勇士,临危不惧,有勇有谋。

在私底下,西西怒赤并没有在哈萨伊王面前表现的那么一根筋。

战场打仗可不是一根筋就能解决的事情。

他对大庄肥沃的土地感兴趣,想要更多奴隶和粮食,这些不是靠一匹马一个人就能解决的事情。

或许五十年前,这片土地上,马儿可以肆意奔跑,草原来的勇士可以凭借一双手创造财富。

就好像西西怒赤的父亲祖父们一样,只要有一身本领,就可以在这片土地上来去自如。

可惜现在不是五十年前了,大庄的边防军一日强过一日,曲家出的将领就好像是神人降世一般根本无法战胜。

“将军,马上就要到了,今天一定能说服那些人,将那块地卖给咱们!”

在一旁坐着的少年同西西怒赤说道,表情胸有成竹。

比西西怒赤还要有自信。西西怒赤见状,并没有任何不满,因为这个男子不是他可以随意得罪的人,而是王的弟弟。

草原王庭向来是兄死弟及的制度,王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并不是王的儿子,而是王的弟弟。

所以眼前这个想法天真的少年,是他们草原未来的王,不能轻易得罪。

少年年纪虽轻,但身上也有战功,曾随哈萨伊攻破了几个大部族,由战功封了王,为左亲王。

“左亲王所言甚是,那些愚蠢的大庄人,是不可能拒绝眼前利益的。”

西西怒赤嘴上这么说,心里却不太确定。

那些中原人,总是会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想法,他们称之为气节,不到万不得已,他们不会与外族人做生意。

也就只有在互市,这种大庄朝廷承认的地方,大庄人才会老老实实跟他们交易。

私底下,他们就像是防贼一样,防范着所有外族人。

真是让西西怒赤百思不得其解,互市和不是互市,有什么区别吗?交易不就是任何地方,人和人谈好,就可以直接进行吗?

虽然不懂,但西西怒赤会考虑这方面的问题,他不会天真的认为,只要舍得花钱,中原人就会答应一切。

随着他的到来,方家村内部也发生了一些争执。

为的就是那一块地。

有甜根出现的那一片地,原本是属于方家村的,后来被夏家那位老爷强占了去,他们当时已经沦为佃户,敢怒不敢言。

现在夏老爷已经死了,夏家全家获罪,地全数归还给方家村,那一片就成了方家村的族地。

甜根本来就是当地做糕点的一种材料,价格很高,方家村的族长同时也是村长方有为本来想着,今年可以统一将甜根卖掉,换了钱,能修一修方家祖祠,然后请个启蒙先生过来,给方家的孩子启蒙。

他深知想要发展壮大一族,不能让所有人都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干活,他们必须脱离土地,才能有发展。

但是谁知道甜根要成熟的时候,来了个外族商人,说是看上了甜根,想要直接买地。

这个消息一出,方有为就知道要坏。

甜根一直在他们的族地里,才能细水长流,也算是给后代子孙置了一份财产。

如果卖出去,当下他们确实能拿到钱,可是以后怎么办?手里什么都没有,谁也不能保证,方家村会不会再次沦为全村为他人佃户的悲惨境地。

可有远见的人实在是太少了,大部分人只能看到眼前的那一点点利益,然后为了那一点利益挣破头皮。

就好像几个在方有为家折腾的男人。

他们都是在族中有些地位的中青年,正值壮年,能干活能养家,方有为一向比较看重这些人。

而这些人,眼下正在逼迫他。

“族长,把地卖了吧,足足三百两银子呢,分一分,每户能得近十两,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反正那块地方特别荒,平常连一粒米都种不出来。”

“是啊,族长,我们卖甜根,就是卖上一百年,都不一定能有三百两,我爹就活了四十年不到,一百年,我爷爷活到现在都看不见啊!”

“族长,大家伙都穷怕了,家里又生了孩子,掀不开锅,孩子饿的白天黑夜的哭,哭的我这叫个难受,我就想让孩子吃顿饱饭,别像他爹一样,这辈子都没吃饱过。”

方有为听着他们如诉如泣的真心话,心里也很难受。

“我知道,我知道啊。”

方有为颤抖着手,他年纪大了,手背全是干活留下的伤痕,以及凸起的青筋,数不清楚的皱纹。

他何尝不想让家里的孩子吃饱饭,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但是不能这样啊!

方有为不懂什么叫不能涸泽而渔,但他知道,村里找个能稳定赚钱的路子不容易,除了给人做短工,给朝廷服徭役,他们来钱稳定的路子,就一个卖甜根。

确实卖甜根收获不多,但胜在稳定,如果这个进项卖给外族人,外族人绝对不会允许他们接着卖,甚至会像夏老爷一样,吃都不让村里人吃。

那样受制于人的日子,难道过的还不够多吗?

方有为有很多想法,但是他不知道该怎么说,最后只能变为一声叹息。

他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为太穷了。

因为太穷,所以看见钱就不想放手,根本不会多想以后。

谁还会想以后啊?那是有希望的人会想的东西,从来不属于他们这群贫困的百姓。

“我再想想,再想想……”

方有为并不是在敷衍众人,他是真的想要再想想。

可是众人却不愿意让他再想了。

“族长,今日那外族商人还会过来,如果不同意的话,他们就走了!”

“对啊族长,同意吧,我家孩子撑不了太久了!”

“族长!”

他们是在逼迫方有为今日下个决定。

从村口回来的沈珉玥和秦劭行正好撞上了这群人闹事,见村长在那群人的催促下,慢慢神色开始动摇,似乎要开口同意,沈珉玥出言打断了那群人继续劝说。

“今日怎么来了这么多人?可是有什么要事?”

被沈珉玥打断的村民,在看到衣着华贵的两位贵人后,纷纷闭口不言,胆子小的直接说家里有事,就离开了。

不消片刻,一群人就走的七七八八,方有为终于能松口气,但这口气他松的太早了。

沈珉玥和秦劭行回来可不是为了给他解围的,而是为了告诉他一个坏消息。

那个他又爱又恨的外族商人来了。

带来这个“好消息”的沈珉玥与秦劭行,在方有为眼中变得没有之前那么顺眼了。

“竟然来了……”

方有为叹口气,到底还是来了,究竟是卖地还是不卖,今日看来非得有个分说不可。

“在外面的时候,就一直听村民们说要卖地分钱,到底是哪一块地如此值钱,竟还有外族商人过来买。”

大庄的地肯定不能由其他国家的人买下,那外族商人想要买地做生意,就要找个大庄的人出头。

地是划分到那个大庄之人身上的。

就好像一般百姓经商,为了不从农户变为商户,会将店铺挂到他人名下。

如果是之前,沈珉玥问有关那块地的事情,方有为是绝对不会多说半个字的。

毕竟有关方家村的秘密,而沈珉玥和秦劭行不过是外地来人。

但是现在,他觉得无所谓了。

反正今天之后,到底如何,就回有个结局。

“是生有之前贵人们食用过的甜根的地方,有个草原来的商人,说想要买下那一片地。”

甜根?

沈珉玥想起来了,就是一种熬煮过后会有些甜味的野菜。

甜味对于平民百姓来说确实是很稀有,但还不至于让一个草原来的商人,不惜千里迢迢赶来,费尽周折买下一块地。

商人逐利,若是没有足够的利益,这种行为看上去就很蹊跷。

其实沈珉玥之前就知道了有外地人想要买地的事情,她与秦劭行商量过后,觉得那个外地人,多半和他们找的那个细作有关系。

就是这些天,他们打探消息,并未得知那群外地人究竟是想要买哪块地。

没想到今日竟然就知道了。

沈珉玥没再多问,她和秦劭行在方家村的人看来,同样是形迹可疑的外地人。

谁让他们嘴上说是探亲迷路偶尔过来,结果在方家村直接住了十天呢?

被借宿的人家并不介意,村长非常乐意多赚钱,方家村其他人也乐意沈珉玥与秦劭行在。

因为他们平常卖不上价格的东西,现在都可以直接拿到村长家卖掉了。

沈珉玥回了屋后,马上写了一封信,写完后敲了下窗户,将信放在靠窗的桌子上。

很快一阵风吹过,信件就被一个一闪而过的黑影拿走了。

这是跟在沈珉玥身边的暗卫,保护她安全的同时,还负责传递消息。

明州的信件并不能当天到京城,沈玉耀拿到的沈珉玥传来的信件,永远是晚上一天的。

她现在正在看有关甜根的记载。

大庄有些东西和她原本的世界很像,有些却并不一样,例如大庄特有的柳暗花,现在还有个甜根。

沈玉耀不太确定甜根含糖量有多少,但是她确定那东西绝对能做出白糖红糖来。

方家村穷困,那地方又没什么好地,靠种粮食是无法养活一堆人的。

若是能发展其他产业,比如种植甜根,以制作红糖一类的糖,那么对于方家村的百姓来说,这将是一条新的路。

对于大庄的百姓来说,能吃上一口和麦芽糖不同口味的糖,也是一种享受,最好是比较廉价的糖。

而且糖同样是奢侈品,如果能做成产业链,那将会有利于各种交易。

方家村和最近石采文去的西南关距离比较近,对互市的建立也是好事一桩。

“要记明王一功,她出去一趟,当真是没有白干。”

沈玉耀很高兴,跟身旁的秦淑君说道。

秦淑君低头应是,记载下来。

沈玉耀见她安心工作,点点头,对秦淑君很满意。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