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86章

在恋爱脑的世界做女帝 橙汁感谢 5500 2024-04-13 13:27:44

邢三娘说完话后,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平常嘴不是挺利索吗?今天为什么要在这么重要的场合结巴!

啊啊啊本来一直没有认出太女就已经很蠢了,在太女面前还如此表现,简直就是蠢到家了啊!

邢三娘但凡以前学过遁地的本领,此刻就已经钻入地里,不出来了。

“不必紧张,免礼,坐下吧。”

沈玉耀指了指自己左手边的空座,邢三娘抬头看了眼,小心翼翼谢过,坐了上去。

但只沾了个边,根本不敢坐实,生怕自己行为粗鲁,冒犯太女。

“这段时间,腰伤养好了吗?”

沈玉耀还记得一月前,邢三娘勇猛杀敌,结果抻着腰的事情。

“回殿下,那点儿小伤早就好利索了!”

邢三娘哈哈一笑,那些伤在芦苇县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养的差不多了,到了京城后,她几乎是直接开始学习的。

学习文治,学习武功。

“那便好,此次去造船厂,孤有些事情要交托三娘,不知三娘能否做到?”

沈玉耀将人叫过来,当然不可能只是简单的叙叙旧,她是打算给邢三娘透个底。

一听有任务,邢三娘立刻就来了精神,她跟在沈玉耀身边,不就是想给自己未来谋个出路吗!

“殿下尽管吩咐,末将定会竭尽全力!”

“好,三娘会水,那不知可能于船上出行?”

有些人会游泳,但也会晕船,所以沈玉耀先问一句。

如果邢三娘晕船,那就有点儿麻烦了。

好在邢三娘直接说,自己在船上如履平地!

“殿下,末将自小就是在船上长大的,末将的父母曾是渔家。”

从远处被迁过来的邢家庄,每一个人曾经都有一艘小渔船,他们几乎就在渔船上生活。

“那三娘可愿意随大船出海,于船上学习领兵,巡视我大庄海域?”

沈玉耀复问,吐露了她内心的想法。

在一旁听着的于三闻言有些惊讶的抬头看了眼对面懵懂的邢三娘。

于三是万万没想到,沈玉耀当初将邢三娘收入麾下,竟然是想要将邢三娘训练成海军!

这也太疯狂了,不说一般出海的大船根本就不要女人登船,就说海军,大庄哪儿来的海军!

“出海巡视?殿下当真要用末将吗!”

这条消息带给于三的是惊讶,带给邢三娘的则是满满的惊喜!

她从前哪儿想过自己有朝一日能在大海上领兵作战啊!而且还是将领,一介平民出身,竟还能做个海军将领了!

当真是世事无常,令人难以预料。

“自然,实不相瞒,当初你在芦苇县的表现很是出色,你帮孤做了事,孤便想着给予你奖励,只是那时海船尚未建成,现在才兑现,是孤之过。”

本来那个时候就应该降下奖励,却被拖延至今,沈玉耀确实是有点儿对不住邢三娘。

不过邢三娘不这么觉得,甚至邢三娘还觉得这一个月的沉淀非常值得,如果没有这段时间的学习,她对什么军队官职都是两眼一抹黑。

“怎么可能是殿下的错!这一个月末将所得颇多,要多谢殿下的悉心安排。末将不过是一草民出身的野丫头,竟能得殿下如此看重,实乃末将之幸!”

邢三娘简直激动的不知道该怎么说了,她觉得现在的一切,都跟做梦一样。

邢三娘的反应在沈玉耀的预料之中,这个土匪头子,还是挺容易看穿的。

“但是一开始,你手底下没有兵,甚至你自己也不过是一个刚刚出海,需要多同老手学习的新人。”

海船还需要测试,不可能马上就投入使用,邢三娘的学习之路还远着呢。

有很多困难,等着她去一一克服。

邢三娘目光坚韧,面对即将到来的困难,她寸步不退,“末将领命!定不让殿下失望!”

沈玉耀满意的笑了笑,又称赞两句三娘英勇,随后让邢三娘下去休息养精蓄锐了。

等人走了,于三才开口问道:“殿下当真要让此人做海军将领?她大字都不识几个。”

这和直接空降一个头子有什么不同?而且还是个女子,在军中,女将除非出身极高,否则很难得到士兵的承认,不光是士兵,她手底下的小将都不会服她。

“海军一个人都没有呢,现在船上只有一些普通人,她想要真的成为海军将领,需要她自己努力。”

沈玉耀也不清楚该如何训练海军,大庄没有从前朝的“遗产”中继承海军,同样是一头雾水。

所以这个将领完全就是从头开始培养,而且还没有老师,邢三娘有的只是一堆前人写下的兵书。

能学到多少,要看她的天赋。

如果她天赋不足,那就再找一个更合适的。

沈玉耀以前还会很着急,恨不得让邢三娘马上就能领兵出海,但是现在她稳重不少,不再像之前那么浮躁了,愿意给别人一个成长的时间。

反正她也正年轻,不是吗?

“教习似乎还是很不满,难不成教习也想要上船一试?”

沈玉耀东宫有不少人担任教习的职位,但是在她口中,只有一个人能被她以“教习”之名称呼,那就是于三。

由此可见于三在她心中分量极重。

于三从来不曾辜负这份信任,沈玉耀交给她的事情,都被她完成的很好。

此刻沈玉耀问她问题,于三直言不讳,“殿下,属下不擅水性,不敢一试,但邢三娘毫无根基,还大字不识,除了有些武学天赋外,她没有任何异于常人之处,培养她实在是一件亏本之事。”

“我知道,这就像是一场豪赌,赌赢了,我们大庄就有一位注定不凡的海军女将,赌输了,这几年就白白折腾了。”

沈玉耀撩起窗帘,看向外面,她们已经到了造船厂前,海上风浪拍打沙滩的声音十分清楚,温润的海风吹过,带来不熟悉的腥味。

人的目光无法丈量海的深度。

人同样不清楚,下一刻会发生什么。

“出海同样是一场豪赌,朝野内外的臣民都在等一个奇迹,他们想要看见海外的财富,看见高产到足以喂饱每一个大庄子民肚子的粮食。于三,我也想要看见,所以我一力促成造船厂建立。”

“既然已经赌了一场未知,那在未知中赌另一个未知,又有何不可呢?或许她会给我们带来惊喜。”

“殿下,您以前没有七成以上的把握,是绝对不会贸然行事的。”

于三觉得现在沈玉耀做事不确定性太大了,这不是她的风格。

“那我若是说,我有七成把握,邢三娘会给我们惊喜呢?”

“那邢三娘必定能做到。”

于三对沈玉耀的滤镜非常厚,她对邢三娘没有信心,但是她对沈玉耀有信心,所以沈玉耀说能,那邢三娘就一定能。

沈玉耀哈哈一笑,无奈的摇了摇头,“那你我便拭目以待吧。”

等待一个充满奇迹的未来。

此刻朗沪宁正在焦急的等待中,他在一刻钟前就看到那浩浩荡荡的车队了,怎么现在太女还没到呢?

他伸手擦了擦头顶的汗,脸上的汗是没了,心里却愈发的焦急了。

什么叫归心似箭啊!他出来那么久了,早就想要回家去看看了!

只要今天太女点头,说船没有问题,他当天晚上就能到家!

“大人,您要是累了,不如到阴凉处歇息片刻?”

护卫非常贴心的上前关心朗沪宁,被朗沪宁狐疑的看了一眼。

“我在太阳底下等了殿下几个时辰,殿下眼见要来了,我去躲着了?”

朗沪宁满脑子都是你小子是不是想要害我!

护卫明白自己马屁拍在了马腿上,连忙讪笑退下,不再劝说。

站在朗沪宁身旁的人倒是挺镇定的,他叫丁六,曾经是丁家的匠人,后来被丁县令命令从丁家脱籍,恢复白丁身份,入造船厂造船。

其实他的水平非常高,只是家人都在丁县令手中,不得不听从丁县令的命令,一直拖延船的完工时间。

丁县令伏法后,他一家老小被救出,丁六从那个时候起,就想着一定要为太女殿下好好干活,他能做的不多,尽量让全家的救命恩人高兴,已经是他能做到最好的报答了。

“丁六,你难道不紧张吗?”

朗沪宁看着那张毫无波动的脸,心里很是羡慕,要是他能有如此泰山压顶面不改色的底气,工部尚书和那位左侍郎,怎么可能将这种苦活累活全推到他身上。

丁六淡定转身,吐出俩字,“紧张。”

真的很紧张,心都要从嗓子眼蹦出来了,感觉浑身都在战栗,一想到过会儿要直接面见太女,甚至运气好的话,还会被太女问话,他紧张的舌头都要打结了。

听着那飘忽不定的声调,朗沪宁信了丁六很紧张这件事,这么紧张为什么还如此淡定啊!

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有些人紧张表现在外面,比如朗沪宁那不断落下的汗。

有人则紧张在心里,就如同此刻的丁六。

沈玉耀下车时看见丁六,都不自觉的点了点头。

看看,这才是真的大国工匠,面临突然来访问的领导,那叫一个胸有成竹,淡然自若。

跟满头大汗,眼冒金光的朗沪宁相比,真是淡定太多了。

有对比,就更有伤害。

沈玉耀有些无语的看着汗流浃背的朗沪宁,“朗大人,今日芦苇县很热啊。”

“是是是,殿下您说的是,真的太热了。”

朗沪宁完全就是个没有自己脑子的复读机,沈玉耀说什么就是什么。

“朗大人看来很不适应此地的环境,没关系,只要船建好,很快朗大人就能挪地方了。”

“殿下,卑职是能回京述职了吗?”

朗沪宁听到这个话题,立马就精神了,汗流的都少了。

想什么呢。

沈玉耀摇摇头,“官员在外,三到五年才会回京述职一次呢,朗大人还需要一段时间,但是可以先挪到新港那边,新港那边人声鼎沸,正是热闹时节,想必朗大人会喜欢。”

我不喜欢啊!

我只想要回家!

朗沪宁默默呐喊,面上还得挤出笑容来,多谢太女的赏识。

“新港那边比芦苇县要宽敞,而且路也好走,若是朗大人常驻那边,可以将亲人家属接过去,那边绝对很安全,不会有人像那位丁县令一样的。”

人奋斗半生,求得就是亲人在身边的阖家团圆,朗沪宁想要的,沈玉耀都可以帮他实现。

只要他老老实实做事,没有在出海的船上偷工减料,或者偷懒耍滑。

朗沪宁有时候想法会跳脱一些,但在正事上绝对靠谱的很,当初左州所有大坝都没能撑住,他监工建造的大坝就能屹立不倒。

这些认真的品质,此次很好的融入到了造船上。

框架弄好后,之后的都是小事儿,之前沈玉耀来的时候,只能看见欧一堆木条构成的船体。

现在呈现在她面前的,却是一艘巨大无比的海船!

那海船底下还有滚木,只要滚木转起来,海船就能直接下海。

“殿下,船已经没有任何问题,丁工一双妙手,巧夺天工,建造的大船,比现今大庄所有船只都更大,更宽,帆更高,必定能轻松行走更远的地方。”

朗沪宁满怀激情的为沈玉耀介绍,沈玉耀看着那艘船,眼底是遮不住的激动。

人站在大船面前,会显得无比渺小。

航海是一种永不停息的浪漫,冒险和探索能为人带来无尽的财富与知识。

沈玉耀几乎已经能想象到,大庄的旗帜在海上飘荡的场景。

“好!好啊!今日可能下海?今日可能出港?今日可能到新港?”

沈玉耀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乘坐这艘大船了。

朗沪宁的表情在沈玉耀的问话中逐渐变为惊恐。

“殿下,今日舟车劳顿,该好生休息一夜,乘船之事,可明日再说。”

元石陆知道朗沪宁在惊恐什么,无非就是今天没有安排这些,而且海船下海是有风险的,怎么能试都不试,直接让太女坐上去。

万一翻了船,太女遇难,到时候扒了他们的皮也难解皇室心头之恨。

沈玉耀的热血终于,冷静了一下,她冲朗沪宁安抚的笑了笑,“按照原本的安排行事便是,不必担心,孤只是太激动了。”

没有非得现在上船就行啊!

朗沪宁松口气,引着沈玉耀往住处而去,等沈玉耀到了,就留下丁六一人面对沈玉耀的询问,自己则去安排明日海船下海的事情。

和太女同行就已经紧张到几次差点儿没把自己憋死的丁六,顶着一张绝对冷静的“大国工匠淡定脸”和沈玉耀开始交谈。

他的回应言之有物,有理有据,通俗易懂,沈玉耀听的非常感兴趣,不知不觉就聊到了如何改造船只,让船只能变成更配合海军作战的大杀器上。

到了自己擅长的领域,丁六心中的紧张都缓解了不少,这一聊就从白天聊到晚膳。

在沈玉耀这边疯狂和技术人员讨论的时候,杨可卿到京城了。

拖拖拉拉大半个月,杨可卿才又回到了京城,棉花的事情很重要,杨可卿不是很信得过石采文的能力,所以才会拖到现在。

她还是不够了解石采文,谁让以前俩人正经话没说过两句,动不动就上演格斗呢。

杨可卿只知道石采文过目不忘,外加痴迷武学,这次短暂的共事,让杨可卿了解到了石采文全部能力。

说实话,让她很嫉妒。

人的天赋真是最叫人服气的存在,怎么那样的天赋不属于她呢?

杨可卿想,她要是有那么好的天赋,她绝对不痴迷什么武学,她要阅览天下书,习得圣贤学。

可能是临近京城了,所以杨可卿的思绪也变得很乱。

“小姐,已经入城了,咱们是去族长那边,还是……”

杨家在京城的房子是祖宅,现在由杨家新族长住着,杨可卿可以回那里住着。

但是杨可卿不愿意。

“找个小院子落脚,再去打探一下京城的消息。”

杨可卿不愿意回去,杨家的族亲同意了替嫁一事,若是知道她来了京城,必定会防着她出现人前。

毕竟如果她出现在人前,那不就等于戳穿了当初刘莹儿顶替她,嫁入申王府的事情吗?

虽说当初替嫁的事情,杨可卿也是同意的,但是她没想到,杨家宗族会想都不想便同意了。

好像是扔出去一个包袱似的,甚至将他们赶回合川的时候,连银钱都不愿意出。

而原本在杨成业名下的族田,更是直接成了族中之物,以杨成业可能后继无人为由吞下了。

杨栋还没死,杨可卿更是活得好好的,他们就如此迫不及待的瓜分杨成业一脉的东西,贪婪狰狞的面目有多可憎,杨可卿至今还记得清清楚楚。

让她和那群人同住一个屋檐下,做梦!

可是京城居大不易,合适的小院子哪儿是那么容易碰到的,况且杨可卿这次进京,并没有带太多金银细软。

她本就没有赚太多,大部分都用来养合川那边的人了。

“太女殿下在京城里有一处院子,殿下不是说过,若是小姐入京,可以去那边住下吗?小姐,不如咱们去那里吧。”

素雪当初被沈玉耀的人从敬王府救出来后,就是被暂时安顿在那一处别院。

“这主意不错。”

杨可卿觉得那是个好地方,同时感叹她真是忙昏了头,太女之前的关心都给忘了。

等到了地方,下车时,杨可卿就看到院门有人等着她。

她定睛一看,是个不认识的年轻男人,只是身上的衣服样式有些眼熟。

“杨姑娘,在下暗部周柏,奉命为姑娘做事。”

这个暗部肯定不是皇帝手底下的暗卫们,而是沈玉耀让于三创建的情报机构,里面的人大多曾是先太子养的私兵。

杨可卿可算知道为何觉得衣服样式眼熟了,在太女身边跟着的于三曾经穿过,还有给她和太女送信的信使,也是这身蓝黑相间的短打衣裳。

周柏所说的奉命,自然是奉沈玉耀的命令,杨可卿心底一暖,从她离开京城后,她唯一能感受到的温暖,都来自于沈玉耀。

勉强再加上个石采文。

“久等了,听闻前段时间京城发生了些大事,不知周侍卫可有空闲,为在下一一说明?”

“愿为姑娘效劳。”

周柏侧过身,让路给杨可卿,随后又唤来一些仆从,帮杨可卿搬行李,自己则跟着杨可卿往书房去了。

这处小院是精心布置过的,杨可卿一进来,便是满满的熟悉感,和她在杨家住的小院子,几乎一模一样。

若不是听闻今日太女出城办事了,杨可卿真的很像求见太女,当面对太女说一声感谢。

好在沈玉耀没有让她等太久。

在芦苇县的行程,安排是三日,到的那一天就算一日了。

第二天一早,沈玉耀去观看船下海,那场面还是非常壮观的,观赏性极强。

之前其实已经下过了,若是完全没有验过,怎么可能直接上报完成。

真要是那样,沈玉耀过来看的时候出了问题,朗沪宁怕是脑袋难保。

就算之前已经试验过,心里有底,朗沪宁在二次观看船下海的时候,还是捏了一把汗,生怕出个差错,让沈玉耀生气。

还好最后没有出问题,海船平稳的飘在海面上,很快就和港口对接了。

在楼梯搭好的时候,朗沪宁长出一口气,现在就差最后一步了。

那就是邢三娘代表沈玉耀上船,跟着船从芦苇县到新港去。

其余人则直接准备回京。

沈玉耀看着那船,都有点儿羡慕邢三娘了,她也好想坐大船啊。

可惜她不能过去,因为不安全。

她要是上去,朗沪宁能哭死在她面前,还得是抱着她的大腿嗷嗷哭。

“有了经验,多久能建造下一艘船?”

若是能多几艘,那海军队伍瞬间就能拉起来了。

“顺利的话,三个月便可。”

还有材料在造船厂,现在都被搬到了新船上,而新港那边早就已经准备好材料了。

材料到位,大家都是熟练工,三个月绰绰有余。

三个月?

沈玉耀没想到时间会这么短。

看来现在的船,技术含量不高啊。

“此船能在海上航行多远?”

“船体有钢铁,更加结实,至少去极南之地没有问题。”

朗沪宁还挺骄傲的。

极南之地可不是说南极,而是大庄南边的几个小国,最远的那个叫枫国,枫国的特产,是银。

那个国家的子民都很喜欢拿银子买东西,而大庄是比较缺银的国家。

所以哪怕不做其他生意,就是带上一船珍宝,直接将船开到枫国去,就能利用银子大赚一笔!

毫不夸张的说,跑一次就能赚回一艘船来!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