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300章 风雪

富二代被迫从头再来[种田] 寓风 3758 2023-12-20 15:52:44

商人们怔了怔,很快便有人问:“不知是怎么个送法?”

他们都不是傻瓜,哪有什么条件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果然,卢栩马上就给了送的条件:“买五斤肉,送一块,买十斤多骨头的部位,送一块儿,若买整只羊,则按八斤送一块儿。”

“……”

搞这么花哨,竟然还是为了卖肉?

马上有人问:“我们先前定的那些肉可算数?”

卢栩:“算!”

说着,他从怀里掏出张单子,“你们每位买了多少肉,可以领多少,我都记着呢,放心吧!”

其他人:“……”

懂了,难怪这位卢大人这次带的肉比他们先前定的多的多。

他们为难道:“卢大人,不是我们不想换您的羊肉,只是,我们实在是手头没那么多粮食了!”

卢栩大方道:“不要紧,你们谁要,我可以赊给你们呀!”

众:???

卢栩又抽出一张单子,上面已经拟定好了欠条格式,只要填上欠账人的姓名籍贯,要多少肉,选择用哪种粮食何时偿还即可。

卢栩:“谁要多少,现在就能报名。”

他们看着那一张张格式一样,盖着北庭县衙门章的欠条,齐齐陷入沉默。

这是来之前就已经想好了?

想想他们就忍不住一阵牙疼。

想要调料,就得买羊,买羊,就得用粮食换,粮食……

运粮食他们得比运别的多出多少人力物力呀?

众人纠结着。

可这东西又确实能赚钱。

即便家中不做吃食生意的也看得出来,这调料有市场……

可众人越想就越不理解了。

他们有点儿看不懂,卢栩要是为了捆绑卖肉,只煮给他们尝尝不就好了,毕竟整个西北,能大量买肉的,也就他们这些商人。

何必非要在县城这么煮菜呢?

家中开酒楼的人敏锐地意识到哪里不对,问道:“这调料,以后也一直就只送不卖么?”

卢栩:“哦,那倒不是,以后产量高了可以单独卖一些。”

有开食铺、开酒楼,还专营火锅店的经验,卢栩是最知道他的底料价值所在的。

但任何吃食都一样,只要是吃的,别人都能模仿,无非是口味差一些。

在京城那样繁华的地方,高档的酒楼拼的就是差的那点儿口味。

在关外和西北几个郡,若是能便宜实惠,普通百姓都能忍受那点儿口味差别。

等他的底料普及开了,市场有需求,他若供应不上,或者还做太多限制,到时候必然会充斥各种仿品,那不是给别人做嫁衣吗?

平时倒也算了。

观阳到北境一路都有模仿他家铺子开火锅店的,卢栩一点儿都不在乎。

因为那时候,他要养的人少,他们家所有人的工作都已经饱和,只食铺、观阳的火锅店已经足以养活他们全家生活。跑商,也足以养活他整个商队,他不介意沿途有人和他抢生意,还挺乐意看看别人模仿的创意的。

可现在不同了,他要养一县人。

仅靠倒卖牛羊是不行的,他们还得再想别的门路。

加工皮毛卖到关内,做些手工卖给蛮人,多开些工坊,让城中的百姓有生计……

这是他和君齐未来几年的规划,生产火锅料来卖,也是重要的生意之一呢。

到时候,与其因为他们东西卖太贵、不好买,让别人模仿不好吃的底料抢他们生意,还不如他们一开始就搞薄利多销,多产一点儿,多卖一点儿。

这样,既能多招一些百姓来做工,又能让喜欢吃的百姓便宜吃到点儿好东西。

等他将这买卖彻底揽到他们北庭县来,让别人认准了他们做的就是好吃,说不好,将来相邻郡县的百姓还能靠倒卖他们的调料挣点儿零花钱,皆大欢喜。

一两个暴利的酒楼养不活关外的百姓。

西北的一个县、一个郡,也难以养活关外嗷嗷待哺的百姓。

大岐的粮食亩产并不高,西北各郡又是数得着的粮产低,只靠一两个郡养他们,早晚把人家也拖垮。

所以,他得尽可能远的推销,在尽可能广阔的地域范围,把关外的辣椒、牛羊换成食物换成布匹,换成关外的生活物资。

不过现在嘛……

卢栩笑得十分坦荡:“到时候谁买过的羊肉多谁可以优先买哦。”

众:“……”

行,他们知道了,就是要粮食是吧?

好,既然卢栩都不怕虎贲关扣,他们怕什么?!

他们一起和卢栩商议谈判起来。

粮食的种类不能限制。

他们西北也缺粮,他们能弄来的基本就是粗粮,米面就别想了,西北自己都不够吃呢。

还有时间也不能太紧,这冰天雪地的,谁也不能保证路上到底会走几天。

另外,最重要的是,若是他们粮食真被卧虎关给扣了,可不算他们违约!

卢栩:“没问题,都可以,你们不放心我可以补充到文书上,然后去找李县令给大伙儿盖北关县的章做公证,这总成吧?”

几人闻言,当即客气道:“放心放心,我等怎么会不放心大人呢?”

卢栩只笑,也不当真,坐在那儿真把他们提的要求一条一条都补上了。

他写第一份儿,众人有点儿震惊。

第二份儿,他们还是有点儿反应不过来。

等卢栩耐着性子询问过他们每个人具体的要求写到第二十多份儿,他们心中都有些动容了。

卢栩:“先说明啊,我只会写字,不懂文采,写的都是大白话,你们看看哪儿不对可以再改,文采格式什么的就别介意了,我说话算话,写成什么样,都是认的。”

等卢栩写完,将补充好的合同一一交给他们,没一个人去细看卢栩写了什么,全都认真吹干折好,“我们信大人。”

这次说信,他们是发自内心的。

卢栩:“咦,不用去衙门公证吗?”

“不必不必,我们信大人!”

家中做了几代生意,终于做到中商的一家,出了门便问跟随他做生意的长子,“服吗?”

“嗯?”

他捏捏袖口中的文书,笑谈道:“我服,人家年纪轻轻能做成皇商,可不只是有背景有关系,唉……”

他摇摇头,又忍不住嘀咕道:“咱们家怎么没出一个这样的聪明人呢?”

他儿子:“……”

卢栩不知有一天他也能成为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把底料对应的羊肉赊完,他们就只剩下一车多了。

没有底料做诱饵,这些小商人们缺了点儿动力,总觉得自己光买肉,就亏了。

卢栩也没逼着人家买,能赊出去这么多他已经挺满意了。

按照约定,即便最晚的交货日期,也在开春前,至少最青黄不接的日子,他们粮食补给是有一点点儿保障了。

他相信,只要他们好好卖,一定能赚钱,若是聪明点儿,还能赚不少。

等他们赚了钱,再从关内回来,就得感谢他逼着他们买肉,后悔自己胆子太小没多买点儿了。

他婉拒了李县令留他吃饭,而是收拾了东西抓紧时间去西峰县换吃的了。

东靠天湖山的西峰县,可是整个西北粮食最充足的一个县了。

卢栩他们马不停蹄往东赶。

西峰县占了天湖山大半个南坡,人口也比较多,北部其实距离他们北庭县城已经很近了,若是能邀请他们也参加他们的互市贸易,那就再好不过了。

卢栩计划的很完美,执行的也不错。

西峰县县令很痛快就答应了会考虑互市,还在小县城组织了人通知需要换肉的百姓和他们换食物。

西峰县南部有一片坡地能长谷子,县衙慷慨的拿他们今年的新谷子换给卢栩,而不是吃了不大顶饱的野菜。

他们从西峰县回程的路上还猎到了鹿,虎贲军没舍得吃,让卢栩带回去给弟弟和县令尝尝。

但可惜好运很快就用完了,就在距离北庭县县城只差不到两日的距离,他们遭遇了超大的暴风雪。

卢栩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大的风雪,铺天盖地,上下左右,东西南北到处是雪,什么都看不见,分不清方向,风吹得人立不稳也睁不开眼。

他们试图冒雪赶回去,可根本不行。他们强行走了没一个时辰就快迷路了,卢栩不得不让大伙儿在野外就地扎营。

帐篷根本扎不起来,马全乱了。

他们把马车全挡在前面当隔风墙,所有人齐动手,总算控制了局面把帐篷搭起来。

可刚搭的帐篷很快就被吹飞。

他们又不得不深挖雪,堆雪做墙,在墙内将帐篷扎深、扎好,人在帐篷内站一圈压着帐篷各角。

心惊胆战一晚,直到雪盖过了大半个帐篷,形成了冰屋,他们反而暖和多了。

暴风雪下了两天一夜,等雪停,外面积雪已经接近两米深。

他们的通风口一路开到了帐篷顶。

卢栩从撕开的帐篷顶刨开雪爬出来,对着满眼白茫茫,呆了。

人呢?

车呢?

马呢?

他赶紧整个爬出来,蹚雪奔向凸起来的雪堆,在雪里游泳似的,边喊边找帐篷、找人。

虎贲军听见动静从各个帐篷钻出来。

他们也在找卢栩。

昨晚太混乱,他们有点儿找不到卢栩在哪个帐篷了,一稳下来,就开始各处挖洞挨个帐篷找。

等他们全平安爬上来,卢栩被虎贲军的剽悍震惊。

他们非但在帐篷里好好的,而且负责照看马匹的队伍更是拆了马车的木板,踩在马车架子上挡风雪,剩下的则争分夺秒在雪地挖洞,给马和人刨出一个超大的冰雪屋,把马匹全护住了。

倒是他们有人手脚被冻僵,人都要木了。

卢栩叫他们赶紧清点,看有没有少人漏人,有没有谁被埋在雪里了。

再赶紧给冻僵的士兵揉搓取暖,原地生火取暖驱寒。

埋在下面的帐篷和马车很难取出来,卢栩也无所谓了,只要人安全,别的他都不在乎。

他们休整好,卢栩叫他们把马弄出来,物资除了食物,别的好带走的带走,不好带不走的就留下,等以后雪化了再说。

至于帐篷,以后他赔偿。

“不耗了,咱们走,到了县衙再好好休息。”

万一再来一次,他们搞不好就要全死了。

趁着还没迷路,赶紧回去。这么大的雪,他也担心县城的情况。

县城内,颜君齐和卢舟也要急疯了。

暴雪开始前他们就觉得天气状况不对,马上通知全县停止户外活动,让所有百姓回家闭门不出。若是谁家房屋被积雪压塌,四周邻里都有责任收留受灾者。

若有人不慎受伤,或者遇到什么困难,四邻也必须暂时提供帮助。

暴风雪一结束,颜君齐和卢舟就带困在县衙的官差满县城巡逻。

好在他们先前挨家挨户修了房子,全县只有七八家茅草屋被压塌了,受灾的人家也被邻居接到家里避难了。

他们粗略统计,只有三人因为房子被压塌受伤,另外有人有风寒症状,受伤的和风寒症状严重的,都被官差放上木板,抬到医馆去治病。

巡视完县城,颜君齐和卢舟又直奔城门,焦急往南望。

可四野白雪茫茫,寂静的死了一样,哪儿有一个人的影子?

颜君齐不肯回县衙了,他和卢舟一起挤在城门值岗的小屋子里办公,两人轮流上城墙往外望。

“大人,你快回县衙吧,卢头肯定没事的。”

“那么多虎贲军跟着呢,不会有事的。”

“他们肯定是在那个镇上躲雪呢。”

“就是呀,你们快回去休息吧,别再熬病了。”

颜君齐哪会听。

城内没出什么大状况,他安排官差带领百姓清理城中积雪,自己则做了火把插到城墙上。

阿濯他们说遇到暴风雪最怕的是迷失方向。

他们城太矮太小了,点上火把,晚上能看得清晰一点。

城中百姓瞧见了,他们安置好家中老幼,拿上家里锄头铲子,有什么拿什么,没清理家中的雪,也没清理城中的雪,而是无比默契的,心照不宣的聚集到城门口,开始清理入城的道路。

“等卢大人他们回来,路就好走了。”

三日后,精疲力竭的一行人望着城墙上连夜燃烧的一排火把,还有从城门挖到几百米外的大道,道旁雪墙上每隔十米一处,连成火龙的一排火把,一个个忍不住热泪盈眶。

“好像有人!”

“是卢大人吗?!”

连夜挖路的百姓指着远处兴奋的大喊着。

卢栩哽咽着,大声回道:“是——是我们——我们回来了——!”

他声音未落,就见有个人举着火把跌跌撞撞深一脚浅一脚踩着积雪向他跑来。

是君齐!

其他人愣了愣,也连忙追着颜君齐往卢栩他们这边跑。

卢栩拍马,马已经没劲儿了。

他跳下马,朝着火把的方向艰难跋涉。

短短百余米,像隔着条银河。

衣服湿了,腿又沉又僵,打着哆嗦,卢栩终于抱住颜君齐,他又连忙松开他,上上下下打量完,傻笑一声,眼泪却哗一下决堤而下。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