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114章 成衣铺

富二代被迫从头再来[种田] 寓风 3009 2023-12-20 15:52:44

卢轩走马上阵,一上手还是顶替谭石头接管两家杂货铺、一间山货铺,还有往观阳各村镇杂货铺送货的大生意。

无人不羡慕。

但羡慕也没用,一来卢轩是卢栩的弟弟,二来他接手这几样赚钱是赚钱,但从前都是谭石头、梁山宝带着裘家那些山民一手经营起来的买卖,一直没有别人插手。

人家剩下的八户山民都没意见,他们能有什么意见。

大伙看看热闹,该干什么干什么吧。

这几样他们插不上手,这不码头、船运、柴薪铺子都还没选定管事人吗?

而且卢轩一个人管这么多铺子,铁定是分身乏术,指定也要用好几个副手。

有志者摩拳擦掌,纷纷积极表现。

这些卢栩看在眼里,欣慰不已。

他缺人,尤其缺有能力,品行端正的人,在这时候不说酸话,不谈八卦,默默干好自己本行,展现能力的人,他尤其看重。

等卢轩适应了几天,他们兄弟俩就筹划起提拔副手的事了。

而这几天受冲击最大的,那就数寒露了。

大哥这是搞什么啊?

卢轩……

卢轩他能靠谱吗?

寒露跑去找卢栩抗议:“他就干过几天学徒,就能当掌柜了?那我也能,大哥你提拔我当吧!”

卢栩讪笑两声,遁了。

卢轩规整着杂货铺的布局,对妹妹笑而不语。

寒露瞪他一眼,拎上食铺要用的鸡蛋愤然离去。

他们俩的“恩怨”全家都看在眼里——从前凡事都是靠谱的卢轩压着不靠谱的寒露一头,过年寒露得了一兜银子,头一次实现资产超越卢轩,爽快地朝卢轩炫耀了一个正月……

这才嘚瑟了几天,怎么卢轩又跑她头上了?!

寒露气。

她不服!

她堵着卢栩问:“大哥,你看你也不常来,要不食铺掌柜让我干?”

卢栩哭笑不得。

他倒不是舍不得给寒露个掌柜当,只是现下这环境吧……

观阳没有女掌柜啊!

就连卖布的、做衣服的掌柜也是男的。

卢栩委婉一说。

寒露却道:“怎么没有?说媒的掌柜就是女的。”

卢栩:“……”

那是行业差别,再说你非要和人家四五十岁的职业媒婆对比么?

卢栩一阵无语。

他不介意给妹妹安排个掌柜。

寒露性格活泼大方,敢说敢干,其实非常适合对外,但寒露到底年纪小,又还没说亲,他怕他这么一安排,过于惊世骇俗,给寒露招来不必要的口舌是非。

但卢轩能,寒露不能,卢栩心里不是这么以为的,也不想这么助长卢轩的嚣张气焰。

卢栩想了想,提议道:“要不你到我娘那个成衣铺子当掌柜?”

寒露一听,撅了噘嘴。

成衣铺子啊……

不是铺面都还没选好吗?

而且她对绣花做衣服也不感兴趣。

每天就是缝来缝去,多没劲啊!

寒露摇头:“那还是算了。”

卢栩:“那我再想想?想到合适的再找你当掌柜?”

寒露也爽快:“行!”

其实她还是对食铺和杂货铺感兴趣。

不过大哥有点为难,卢轩看着焦头烂额也挺惨,她在食铺不是掌柜基本也能说了算,就先这样吧!

把铺子交给卢轩,选副手的事卢栩也没太多参与。

他挑了二十个备选人,私下把名字告诉卢轩,让卢轩自己选。

找副手就像挑朋友,能力是一方面,能不能合得来还得自己看。结果等卢轩选完,卢栩一瞧,这人选非常卢轩,全是长相作风都沉稳靠谱的类型,没一个活泼跳脱的。

卢栩怀疑,他和石头奠定的随性随便风格从此要在杂货铺销声匿迹。

果然,卢轩有了助手,第一件事就是清点收拾。

他可不像卢栩和谭石头,来了东西哪里顺手往哪儿扔,他要把东西分门别类排列整齐。

卢栩两天没来,再来杂货铺一看,好家伙,杂货铺摆设焕然一新,按着物品种类分了杂粮区、食品区、日用品区、杂货区,食品还分着蔬菜区、肉蛋区、酱料区、自酿酒区等等。

该摆的摆,该挂的挂,大的重的在下,轻的小的在上,

连装东西的木箱、滕筐都大小一样,一个个跟豆腐块似的,方方正正。

每样东西他们还做了木牌标签,用绳子绑在一旁,用来标价格。

这些标价的木牌大小也都一模一样,连上的字迹也是横平竖直大小一致。

卢栩不禁怀疑这店里至少有一个强迫症。

说来做置物架还是卢栩的主意,但他本人贯彻得可不怎么彻底,村里卢爷爷的杂货铺也基本都卢轩在整理。

卢轩这么一收拾,原先满满当当的杂货铺瞬时变得清爽空旷,再也没拿个东西无处下脚的窘迫。

卢栩暗想,他和石头果然没有开超市的技能点。

杂货铺这边卢轩慢慢上手,元蔓娘和颜母差不多也找好铺面了。

两人都是头一次开店,光租铺面的价格就差点把她们吓退。

头一天她们等卢舟下学回来,让卢舟帮着算了好一阵做多少衣服,卖多少绣品才能把铺面钱赚回来,该租多少价位的铺面渐渐也有了主意。

等卢栩询问时,她们已经来回对比淘汰掉好几个店铺,只剩下三间。

“一家在西街,和布铺是斜对面,一家在北大街,离东街也不远,铺子有些大,最后一家在舟儿书院旁边。”

“书院旁边?”卢栩对最后一家最意外。

元蔓娘似乎却最喜欢最后一间,“拐个弯能到北大街,旁边是个裱画的铺子,另一边是纸墨铺子。”

卢栩许久没去县学,过去一查看,旁边那条街悄无声息地已经开了好些店铺。

而且全都和文雅沾边。

卢栩连连惊叹,越想越觉得元蔓娘眼光惊人。

她们主要卖的是成衣和刺绣,放在观阳这可都是奢侈品,北城富南城穷,本来他们的客户就在北城区。

她把铺面开到县学边,又沾了文雅的格调。现如今能把孩子送来读书的,有几个穷人?

卢栩竖起大拇指,对元蔓娘一通夸。

元蔓娘越听越不好意思,她哪想那么多了,其实就想这儿离家近,还方便接卢舟下学。

她眼睛晶晶亮地盯着卢栩,经他这么一分析,忽然觉得好像她们马上就能赚到钱……

“你觉得这里可行?”

“可行!”卢栩拍板,当天就找牙人签文书,先租了五年。

元蔓娘拿着房契手都是抖的。

这铺子面积小,却比他们租的大院子还贵,一年五十两,五年就是二百五十两……

虽说卢栩和对方谈妥了只先交两年,那也是一百两啊!

他们要种多少田,裁多少衣服,绣多少花才能赚回来!

元蔓娘心惊肉跳的。

卢栩心里却已经有了想法。

元蔓娘看中的铺面有二十多平米,铺面不大,往里却有两间比铺面还大的屋子,她想着一间能做库房,一间能量身做衣服。

“总不好叫人在对着大街的店面里量尺寸。”元蔓娘如此说。

卢栩却觉得最大那间做库房有点浪费,不如把库房隔出来一半做试衣间。

量身定做衣服麻烦,没客人上门她们就要闲着没活干,不如量产些现成的成衣,在铺子里卖。

反正这时候都是手工量身定做,连穷苦人家都是,也没什么批量不好的概念。

要想做量产,最好的方式就是找个模板。

衣服要模板,人也要模板。

他们守着县学书院,模特是现成的——一个卢舟,一个颜君齐。

卢栩给元蔓娘出主意:“咱们先专做书生袍,等过一个月再换样式。”

元蔓娘和颜母面面相觑,“就只做书生袍?”

“对!”

“这能行吗?”

“普通做当然不行,要当开张用的招牌,咱们得做特别一点。”

很快,卢栩为“特别”提出了重重要求,还全都是概念。

诸如:要把腿显长一点,穿上这身衣服走路要比普通袍子潇洒一点,久坐之后站起来衣服不能有太多褶皱,写字要方便一点,身上还要有低调的奢华感。

元蔓娘:“……”

颜母:“……”

卢舟:茫然。

颜君齐静静听了一阵,问道:“用厚一些的料子?”

元蔓娘和颜母恍然大悟。

对!

用厚一点儿的料子,料子沉,就容易垂,也不容易打褶。

卢栩:“不光是料子。”

他挠头。

这到了他的知识盲区。

从前他只管买衣服,可从来没研究过衣服,能说出个一二三的也就T恤、牛仔裤、运动服,这也没用啊……

早知道就研究研究汉服了。

卢栩绞尽脑汁回忆,唯一还能脑补出点儿东西的就只剩电视剧。

于是,卢栩东一下西一下地比划,又拿出他的简笔画功底开始给元蔓娘画。

元蔓娘听啊听啊,似乎有点明白了。

家里就有现成的布,元蔓娘按着自己的理解先用细麻布给卢舟裁剪了一身。

待她晚上做好,卢舟上身一穿,全家人豁然开朗:原来是这样!

元蔓娘把腰线给强调出来了!

而且提得还挺高,这么一收,可不就显得腿长了吗?

这下全家都惊讶了,连尚小的腊月都看出了哥哥这身和平时的不一样。也就只有卢栩一个人觉得这身有点儿像连衣裙,不过大伙儿都在认真研讨,他也没敢吭声,只暗戳戳地脑补了一番颜君齐穿这样的衣服会是什么模样。

元蔓娘头一次做,腰部收得有些狠,捆好了衣带卢舟都不大好弯腰,为了不弄皱衣服,自动收腹挺胸抬头,站得那叫一个精神。

偏偏除了卢舟自己知道自己吸气有多辛苦,别人纷纷还在这里摸摸,那里拽拽,这个提提看法,那个提提意见。

元蔓娘和颜母一时又迸发了许多灵感。

麻布能做成这样的效果,要是换别的布不知道怎样?

从前,她们受物质条件限制,对昂贵的布料缺乏了解。如今要走高端,自然不能再像从前用最便宜实惠的粗布,她们俩打定主意,决定一边拿麻布打样,一边从布料入手,第二天一大早就揣上银子狠下心,跑去各个布局买布。

观阳总共就那几家布铺,料子也就那些,每样买点,总能找到最合适的布料。

“伙计!”元蔓娘以她最高的声音喊道,“那匹,那匹,那匹,还有那些!”

伙计吃惊:“您都要?!”

元蔓娘:“通通来一尺!”

伙计摔,一尺?一尺够干什么?回家给孩子做围嘴肚兜吗?!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