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59章

太子今天也在内卷 纷纷和光 4132 2024-04-22 10:55:48

==================

慕江出去和那宁家老太爷说了两句话。

宁老太爷看太子容貌俊美举止谈吐别有风范, 也不敢拿大,几句话后,便说想看看宁繁身上的伤势, 还说这些年来把宁繁当成亲孙子看待。

慕江听着他的话语, 觉得他是个不错的老头儿。但是, 宁繁特地吩咐说他不见客,慕江便拒绝了他的要求。

宁老太爷的话茬又落到了太子身上。

说是他们族里有些个年轻貌美的男孩儿女孩儿, 如果太子喜欢,过俩月就把人送来了。

慕江对此没有兴趣,也不想接受。他要是敢接受这些人,只怕明天宁繁就把太子府给拆了,一碗毒药把自己送上西天。

但是,慕江没有流露出来, 就看老太爷究竟是什么意思。

老太爷说了半晌,便劝着慕江与宁繁和离, 说是世间男女千千万万, 不是他们宁家的就是好的, 别家的都是坏的。

慕江强忍着才没有把这个老家伙打出去。

他脸上已经有些不悦了,当即让来福送客。

回去后慕江不怎么高兴的和宁繁说了说,问宁繁这个糟老头子怎么那么招人烦。

宁繁在他腰上拧了一下:“不许这样说我家里长辈。”

慕江冷哼:“孤从未见过这样的长辈, 给自己孙子的丈夫房里送人,还撺掇着我们和离。”

宁繁解释了一下:“这个老太爷命苦, 一共只生了一个儿子, 连女儿都没, 儿子长到十七岁采药坠崖没了, 婚都未结。后来他抱养了族里一个男婴,记在他儿子名下当子嗣, 这个孙子养到前年,恰恰好十六岁,他看上了庄子里纺线的女孩子,带着女孩子跑了。老太爷心灰意冷,便不要这个孙子了。”

慕江差不多猜明白了:“他孙子离开后,他想让你过继去他家?”

宁繁点点头:“他想把家学和其它东西交给我,让我回老家那边。”

慕江眯了眯眼睛:“怎么你就是个香饽饽?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全都看上你?”

宁繁这回生气的想掐他腰,慕江预判到了,一把握住宁繁的手揉捏。

“他也喜欢我二哥,我俩小时候每次回家,都要去他家里玩耍。”宁繁解释了两句,“只是老太爷很看重出身,不然他那孙子和纺线女跑了,他也不会气到将人逐出族谱。”

“你爹就你大哥和你两个嫡子,以你爹对你的溺爱程度,不可能同意。”

慕江哄着宁繁再睡会儿:“现在房里没那么热了,你再休息两刻钟。”

因为身上的伤没有痊愈,宁繁有点起烧,他不知不觉睡下了。

过了约摸两刻多钟,慕江手臂都有些麻了,他把手臂从宁繁颈下抽出来,出去处理了一些新送来的折子。

晚些宁繁还没有睡醒,派去宁家的人已经把消息打探了出来。

进京的几个老太爷中,只有今天这个与宁繁家里的血缘关系最亲近,在族里的地位也高。

这位老太爷喜欢养蜂,他养的蜜蜂以各种珍奇药浆为食,采院子里各种奇花做蜜,蜂蜜能延年益寿,蜂王能解百毒。

老太爷培养一个蜂王蛊很不容易,平日里谁敢碰他的蜂箱会被他打断腿。

一条幼虫马上就要成王了,他时时刻刻带在身边,装在一个小竹筒里,喂食各种仙草花露,别人想多看一眼都不行。

结果和宁繁吃了顿饭喝了点酒,宁繁酒醉后偷走他的竹筒,把得来不易的蜂蛊吃掉了。

老太爷当然不依。

原本宁繁私闯宁家禁地就犯了大错,现在又偷吃了他最宝贵的东西,他把宁繁扣在族中不让走,让宁繁把密室里受损的画像重画一遍。

前段时间宁繁才画好,宁守回家之后,不顾老太爷的阻拦,强行把宁繁带回了京城,说是宁繁犯了这种大错,老太爷不舍得惩罚,不如交给宁百泉惩罚。

这样一来,宁繁才顺利回了家里。

他犯这种错误,偷盗别人宝贵之物,被宁百泉打一顿是难免的。

宁百泉赔了老太爷自家最珍奇的仙芝草,想让这件事情就这么过去。老太爷不愿意回老家,依旧存着把宁繁带走的心思。

他们这些家伙人已经老了,总想身边有自家聪慧的年轻子弟陪伴,或者继承他们的衣钵,或者平日和他们聊天逗乐。

但家里才能出众的年轻人,大都去了朝中追求功名。

傍晚时外面便下起暴雨来,刚开始电闪雷鸣声势很大,现在雨势小了很多,淅沥沥的滴水声从窗外传来,室内空寂到只有狐狸偷啃脆桃的声音。

慕江突然想起来数月前他问宁繁喜不喜欢自己。

宁繁这样的人,说真的像是假的,说假的像是真的。

或许就不该看他说了什么,只看他做了什么。

一直以来,慕江只想自己当不起宁繁这份情,多少前尘旧事错误往昔,梦境之中似真非真似假非假的经历,还有宁繁抱他尸首离去时伴同雨水滴下的泪水。

如果宁繁不喜欢他,那他以后真落得那样的下场,就不会过分伤心难过。

床上传来些许动静,原来一只狐狸叼了桌子上的桃子到宁繁的床上去啃,啃两口桃子再啪嗒啪嗒舔两下宁繁,宁繁醒来摸了一手的汁液有点生气,把它赶了下去。

慕江走过去。

宁繁睡意朦胧的靠着枕头。

这几只狐狸养得越发肥壮了,和狗差不多大,一天吃好多鸡肉鹿肉,桌子上放的糕点也吃,还去厨房偷咬蔬菜叶,用尾巴钓池子里的鱼,看见瓜果亦要啃。

慕江让侍女太监进来更换床上的东西。

宁繁没什么胃口,只吃了半碗燕窝鸡丝粥,喝了点清茶。

房子里闷闷的一股熏香气,他去窗边小榻上坐下,顺手打开窗户,阵阵凉风伴着斜飞的雨水吹进来。

慕江拿药过来,又看了看宁繁身上的伤痕。

已经淡了一点,还需要上几天药。

英王府和北彪国的动静,他和宁繁说了一下。

宁繁细细想了一番:“太子,我倒有个主意。”

慕江过去听他说话。

听完之后,慕江道:“这个主意孤昨晚也想到了,但这个商队的行踪很难查到,他们走的都是小道,专挑没官兵的地方。”

英王府和北彪国勾结的消息,慕江是从探子口中知晓的。

从北彪国回来的商队先前只写信说他们到了某地某地,魏朝西北一带那么大,哪怕派出上百人搜查也要好些时间。

“这个简单。”宁繁道,“他们几十人带着近千匹马,走再偏僻的小路也会被人看见。官兵兴许不知道,当地百姓肯定晓得。太子写信给当地信得过的官员,不要他们大张旗鼓,只派个把人伪装成落队的商人秘密在民间打听,用点银钱收拢,总有一两个看见踪影的百姓。”

慕江倒没有想到这个,他笑了笑:“不错,孤今晚就让人去办。等找到他们的行踪,再让暗卫和猎鹰秘密跟着。”

宁繁道:“北彪国那边也要打压一下,他们野心勃勃,指不定哪天就打过来了。”

因为贡品一事,慕江对他们就存着气。奈何情势不对,他不能真发动战争打过去。

目前只能先忍一忍了。

“孤改天和大臣们商量一下,今年秋天他们要是敢像以前一样冒犯边境骚扰百姓,一定给他们个教训。”慕江道,“他们不产丝绸、茶叶以及各种精巧的用物,从下个月起,孤改一下和他们通商的法令。”

宁繁听他详细讲了讲,两人商量了一些条款,一直到后半夜才睡下。

卢焱成亲已经十年了,不知怎么的,他子嗣不太兴旺,娶了一位身份尊贵的夫人,并纳了益宁几个官员的公子小姐为妾,一共有十三四个女人和五六个男妾。

按理说他府上应该有很多孩子,但实际上,他只有两儿一女,其中一个儿子三年前得天花夭折了,女儿长到现在四五岁了,一直不会开口说话。

另一个小儿子同样是妾生的,因为子嗣单薄,正妻十年无所出,家里人对这个小儿子十分宠溺,卢焱把他视作心肝肉。

这两天小儿子得了伤寒,卢焱正懊恼中,府上的门客给他递来了一条消息。

说是有个商队从北边南下,恰恰好路过益宁。

卢焱听到这个消息多多少少有点不满,每天经过益宁的商队不晓得多少,怎么什么鸡毛蒜皮的事情都往上报。

下面的人这才细细的说了说,说他们不走正道不交关税,是英王府派来的。

英王府有多富裕大家都清楚。

本朝宣帝年轻时是个特别英明的皇帝,开疆扩土征战四方,他的所有儿子都很出息,把周边好多小国和部落通通纳入了魏朝的版图。

年纪大了之后,宣帝就很喜欢听人夸赞自己,觉着自己可以比拟本朝的高祖。皇位只有一个,但他优秀的儿子却有数位,于是宣帝不顾大臣反对,强硬的废了老祖宗立下的规矩,倒行逆施分封国土,赐给了各个儿子封地。

英王在宣帝心中地位仅次于当时的太子,他的封地虽接壤异国,却有容易开采的铜山矿产,王府富可敌国。

现在是个人都想从英王府手中榨一点油水出来。

卢焱当然也想。

他和府上的门客商量一下,一半的门客反对卢焱这样做,有一小部分不表态,另外几个看着卢焱的神色,都说应该要一大笔过路费。

卢焱这些天和李文进相谈甚欢,问了问李文进的看法。

李文进笑着道:“世子想成大事,就不要在意什么是非道德,那些创立伟业的英雄有几个善茬?英王府就是一头待宰的肥羊,咱们看见他不咬一口充裕自己,事后后悔就晚了。”

卢焱有借机收取高额关税诈一诈英王府的想法,但他又不愿意和英王府交恶。

英王府钱足兵多,往日镇南侯府可以和他们碰撞一番,现在朝廷传出立卢帆为世子的消息,他不敢轻举妄动得罪双方。

不少门客都反对李文进。

“咱们世子清风霁月,不能做这种下作的事情。”

“一旦和英王府撕破脸皮,以后想对方行什么方便就难了。”

“你这条京城来的丧家犬,克死了你原本的主子不够,还要坑害世子?”

“……”

这些人说话难听,李文进一脸委屈,犹犹豫豫的不敢再说什么了。

卢焱对内对外都立的贤明形象,确实不好表露的太贪婪。

让门客散下之后,他只留了李文进一人。

李文进叹了口气:“侯府容不下我,到底不是自己熟悉的地方,我还是回江南种田养老去了。”

卢焱忙说好话留他,还说要惩罚那些出言不逊的门客。

李文进便给他出了个主意:“世子不如写信给英王府,告知英王府自己发现一队商人,听说这队商人是英王府派去的,就通融放过了。然后,您说军费紧张,想借若干银两,以后一定偿还,英王府肯定借给您。”

卢焱眼睛亮了一下,这个主意确实不错,而且还不影响自己的贤良名声。

反正他没听说过谁借了钱之后还要还的,英王府既然愿意借他,他就没有再还的道理。

他把李文进夸得天花乱坠,好好赞赏了一番。

今天那些扯着道德大旗反对他的门客,胆量见识都不够格,以后自己真想做什么大事,他们肯定还会唧唧歪歪,不如找个借口逐出去,再四处网罗其它有才能的人进来。

英王府很快就收到了镇南侯府的书信。

英王从前只当镇南侯世子卢焱是个很正派的人物,现在看对方借机敲诈,还打着一个看起来很正常的幌子,他恶心得不行。

但那么多银子都使出去了,耗费那么多人力物力,前功尽弃可不行。

明知道这笔银子借出去之后就收不回来,英王还是忍着恶心让人给镇南侯府送去了。

因为镇南侯府这次敲诈,他八百匹马耗费的所有花销加起来,居然和高价买太子手中那一千匹差不多。

他只能安慰自己北彪国的马儿更加肥壮,战场上更能震慑敌人。

不过,这件事情终究给他心里埋下一个疙瘩,让他对镇南侯府存了恨意。

宁繁的伤养了许多时日就养好了。

宁百泉打他之后,自己心里更不好受,他想来看看宁繁,又拉不下这张脸。

送了几位老太爷不少奇珍异宝和丫鬟小厮后,终于把他们几个请走了。

恰恰好这些时日天热,有人送给宁百泉那么大一个西瓜,足足有六十斤重,据说是个什么瓜王。

西瓜常见,种出这么大的就罕见了,宁百泉终于有了由头去看宁繁,让小厮抱着这么大一个瓜就过去了。

过来的时候宁百泉恰好遇到来福给太子拿东西。

来福还记得自己在宁府吃的那次亏。

这些时日跟在太子身边,他终于明白什么是狗仗人势。

太子跟前随便一个说得上话的太监,哪怕出去见了一二品大臣,无论公爷侯爷还是阁臣尚书,这些人都是毕恭毕敬的讲话。

只有宁家是个例外。

来福引着宁百泉去了宁繁的住处,让人把那么大的瓜放下。

宁繁:“……”

宁繁让人给自己和父亲切了一盘,吃起来倒没有什么特别的,只比普通西瓜甜一点。

宁百泉板着张脸吃瓜,吃完才告诉宁繁,这是宁夫人逼着他送来的,才不是他想来太子府。还说他打了宁繁一点都不后悔,恨不得多打几下。

宁百泉又说宁夫人和大哥二哥都很想他,让他多回家看看,不要成日只在太子府中。

宁繁:“爹,您想我了就直说,何必拉出我娘和大哥二哥。”

宁百泉吹胡子瞪眼,偏偏反驳不了宁繁。

宁繁留了一盘冰镇起来,剩下的拿去赏赐内外及跟从宁百泉的下人。

父子没有隔夜仇,这件事情就这么过去了。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