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234章 旱灾、问问他

穿回古代,携手夫郎渡天灾 南山小院 3492 2024-03-22 10:29:28

今天这辣卤刚开始吃还好,后面越吃越辣,越吃越香,根本停不下来。

这会儿文二舅喝了水缓过了辣劲,又想吃了……

秦封眉头一跳,赶紧拦住他:“二舅,歇会儿,你喝了这么多水,不撑得慌啊?锅里还有鸡和鸭,这两种卤久一点更入味,要等会儿才能起锅,咱说说话?”

文二舅意犹未尽的咂吧一下嘴,听他的话:“行”

也终于想起了上山,所为何事。

“封儿,你对青山村更熟悉,你看你青海表哥,比你还大一岁,也到了成家的年纪了,青山村有没有合适的姑娘,你给他介绍一个?”

“你要给青海表哥说亲?”秦封诧异了一下,不是刚和刘家解除婚约吗?

“只要姑娘?”这是他第二个问题。

“刘家那事……你也知道,我寻思着你表哥年纪到了,身边有个人知冷知热也挺好的,他现在有点积蓄,也能养活媳妇,我和你二舅母就琢磨着,给他找一个。”

文二舅补充道:“总不能因为刘家的那事儿,就不给他娶媳妇吧?这叫因什么来着?吃什么来着?”

秦封沉默了一瞬:“因噎废食。”

“对对对,就是这意思!”文二舅一拍大腿,觉得秦封果然很懂他。

不愧是两舅甥。

“不过你问的姑娘还是哥儿,这倒是无所谓,我也不和你二舅母给他订婚约了,看他自己眼缘吧。”经历了刘家一事,二舅也看开了。

给儿子口头订了这么一个未婚妻,他觉得自己老脸都丢尽了。

虽然儿子没说什么,他还是觉得有点对不起儿子,虽然和刘家的婚约很和平的解除了。

也不代表这件事别人不知道,还是有人指指点点。

所以他就想再给儿子找一个,别的不求,只要人好就行。

听了二舅的话,秦封若有所思。

不过他没有立即应承下来:“二舅,这事儿你和青海说过吗?”

据他所了解,青海表哥好像……

不知道是不是他感觉错了,今天上午他去大伯家里商量事情的时候,似乎在大伯家周围看到了青海表哥……

文二舅虽然不知道他为何有此一问,但还是老实的回答:“没有。”

秦封了然:“二舅,你去问问青海表哥,要是他也有意找个媳妇或者夫郎,我就给他在村里寻摸寻摸,看有没有合适的。”

“要是他不想……”

文二舅懂了,这件事确实他也还没和儿子说。

本想着找到合适的,他和孩子娘先有个底,再给他说的。

既然秦封这么说了,他决定回去问问大儿子。

至于质疑?那是没有的。

毕竟他爹从小就告诉他,脑子不聪明没事,听聪明人的就行。

而秦封,这个文秦两家唯一的“秀才”,在文二舅眼里,就顶顶聪明的人。

不然为啥他能考上秀才呢?

文二舅不懂秀才上面还有举人、状元什么的,他就觉得自个儿外甥聪明。

聪明又有见识,听他的准没错!

于是文二舅把这事放到一旁,却见秦封又挑起了话题。

“二舅,你和大舅现在不能卖鱼卖鸡鸭兔,有没有想过在村里做点什么营生?

“营生,做什么营生?”

文二舅还在惦记着,给儿子找个什么样的媳妇儿,冷不丁的听他提起这个,还有点懵,下意识的反问了一句。

“今天秦大伯叫我去商量了一些事情,其中有一部分,是关于村子里面人,尽量不要外出的事。”

扣扣脑袋,文二舅不明白,不要外出和做营生之间,有什么关系?

有什么话不能直接说吗!

秦封见他这样,就知道他没有转过弯来。

“虽然之后村里面的人一般情况下,不能出去,但是呢,青山村这么大一个村子,消耗的东西不少。”

“家里囤积的东西用完了之后,总需要买新的,今天大伯也和我说了关于这方面的事情,我就想问问你和大舅有没有想做生意的打算…”

“如果有的话,咱们就和大舅商量一下,然后去给我大伯说。”

“目前村里面的木匠是我二伯,铁匠是王铁锤王叔,杀猪匠是我们山脚下的秦槐,他也算是我爹娘的半个儿子。”

“除此之外村里还有人做豆腐,榨油…等营生。”

听完后文二舅灵光一闪:“你是不是想让我卖盐!”

秦封:“……”

卖盐?你有渠道吗?

“二舅,要不你在这儿休息会儿?之前你住那个屋还铺着床的,我让人去叫大舅上来?”他觉得,这件事和二舅说,就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还是和大舅说清楚后,由大舅再和二舅商议吧。

文二舅:“……”

虽然知道自己猜错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有种被鄙视了的感觉。

“行了,大下午的睡什么睡,你去叫你大舅吧,我去四处转转。”

“行,那你注意点别往太阳底下去。”

秦封也没拦着他,反正家里没有舅舅们不能去的地方。

“行了,知道了,你以为我是小孩子啊?唠叨。”文二舅头也不回的摆摆手,往竹林里去了。

而秦封则是让大壮跑一趟,去把大舅叫来。

“是,东家。”

大壮拿了个竹帽子盖头上,挡住灼热的太阳光线,而后又去厨房里灌了一肚子水,这才利索的下山去了。

他年轻,脚程快,他和文大舅一起回到山上的时候,时间才不过过去了一刻多钟。

时间这么短,可见文大舅也没有耽搁,见到大壮后直接跟他走了。

“你说开杂货铺?”

文大舅刚坐下一会儿,文二舅也溜达回来了,两人又灌了两杯茶水,没办法啊,天太热了,水喝少了人根本扛不住。

每天的出汗量太大,在家里不摆冰的情况下,一天衣服都是湿的。

“我就是这么一提,或许大舅二舅有别的想法,也可以。”秦封只是建议,并不是直接给两人决定。

要是两个舅舅不想做生意,他也不会勉强。

“倒也不是不同意,我听大壮说你找我,就上来了,还没搞明白是咋回事呢。”文大舅也没不懂装懂,虽然外甥不会坑他。

但是他还是比较喜欢,凡事自己弄清楚了再来做决定。

因为听他这话的意思,这杂货铺好像不是他一个人开,而是和弟弟一起,那他更得了解明白。

秦封把对文二舅的说辞又给说了一遍,这下文大舅明白了。

“这种好事落在我们身上了?”

明白是明白了,但他不敢置信。

他们家是青山村的外来户,低调做人,慢慢融入才是最好。

这种事情不该是村里比较有威望的人来做吗?

略一想,秦封就明白大舅何出此言,解释道:“村里除了我大伯二伯,王铁匠、高猎户、二叔公、秦蛮等几户人外,其余人大约都没有做杂货铺的本钱。”

“他们几户人各有各的事情做,所以我就问问你和二舅,如果你们不做,就看村里人谁家想做。”

文大舅若有所思,秦封这一番话漏了一个人,就是他自己,既有名声,又有本钱。

不过他既然没提,那就没有做这个的打算,毕竟如果他要自己做,那还何苦来问他俩呢。

得知自家真能做这个生意后,文大舅开始盘算起来。

家里人不多,但也不少,看杂货铺的人是够的。

他们在青山村的地也不多,有空闲,就算开杂货铺也不会太忙碌。

就算以后地多起来,那家里人也多起来了,如果到时候手头宽裕,指不定也能找几个奴仆。

做生意的本钱他是有的,和弟弟养鱼养鸡鸭兔这些年,除了仅有的两年亏本了外,其余时候都是赚的。

无非就是赚多赚少。

自家的情况他知晓,弟弟家具体的不知道,大致也是有数的。

他俩年底赶集都是一起,平常家里有谁上门买东西,另一家也都知道。

所以……

文大舅琢磨了片刻,觉得可行。

“大舅,咱们村里的杂货铺,不用像镇上有那么多东西,有些东西有一种就行。”秦封提点道。

“行。”

舅甥三人又商议了一番,需要进哪些货,哪些多进,哪些少进,哪些别进。

一番商议完,时间飞逝,太阳都要落山了。

厨房里霸道的香味也已经散去,只有锅底还有余温。

“我和你二舅回去再细致的想想,明天我们自个儿去找秦大哥说。”

亲自上门显得更有诚意,文大舅主动提出,他自然不会拒绝。

大舅二舅住山脚下,离秦大伯家更近,他还少跑一趟。

“行,舅舅们等会儿,今天闲着做了点下酒菜,你们带点下山,大壮就不跑这一趟了。”

“行。”文大舅回想起自己上山时,是闻到了一股霸道香味。

不过那会儿他们忙着说杂货铺的事情,就把这事放到了一旁。

而后越谈越认真,这香味散去后,也就忘了。

二舅倒是吃过辣卤的,这会儿像小鸡啄米似的猛点头,生怕秦封把他给落下了。

秋婶这会儿不在厨房,秦封听到后院有动静,应该是在菜地里忙,准备晚上吃的菜。

也不叫她,自己打开锅捞菜。

因着他经常做些稀罕菜,也想家里人尝尝,所以托二伯做了几个食盒,这样提起来很方便。

鸡胗鸭胗、鸭肠鸡肠、鸭脖、鸭翅、鸡翅、鸡爪、鸭掌、鸭肝、鸡肾……

各捞一些,分成不均等的两份,多的那一份是大舅的,少些的是二舅的。

为啥这么分,但不是秦封他偏心谁,只是外公外婆和大舅一起住,人多些。

最后再捞上来一只鸭和一只鸡,各砍成四大块,每个食盒里一种塞一块。

而后再浇上一点辣卤汁,就盖上盖子提了出去。

送走两个舅舅后,秦封把大壮叫了过来,又按照刚才的,准备了四份让他送下山去。

大伯、二伯、姑姑和高烈叔那里,一人一份。

自然也是有多有少,按人数来的。

自从姑姑一家搬回娘家住后,秦奶奶就开始和女儿吃饭了。

这倒不是说秦大伯不孝顺,是秦姑姑成亲后就一直住在镇上,回娘家的时候并不多。

而秦奶奶知道,等这次灾荒结束,女儿还是要回到镇上住。

所以她想趁此机会和女儿多相处一下,老娘的这点想法,秦大伯和秦二伯当然是支持的。

不过赡养老母亲,是他哥俩的责任,既然娘想和妹妹住,他们也不能不同意。

不过让妹妹养,那他俩还不被村里人笑话死?

于是他俩硬是一人扛了一袋米过去,给妹妹说这是娘的伙食费。

秦姑姑愣是不收,这两兄弟愣是要给,僵持了好几天,最后还是秦封也扛着一袋米下去,才把这件事解决了。

最后的结果是秦姑姑收下了米,然后给老娘存上了,用自己从镇上带回来的粮食煮饭。

这是秦奶奶说出来的,说是秦姑姑说了,自己的娘自己也该孝顺,哥哥们孝顺她不拦着,她孝顺别人也不能拦着。

所以粮食她收下,给老娘存着当家底,她娘在女儿女婿家吃饭是应该的,所以不该收粮。

得,他家都是倔驴,一个模子印出来的。

这是秦大伯的心声,把自己也骂了进去。

----

大壮送吃的下山,已经是村里人见怪不怪的事情了。

能说啥呢,只能羡慕人家有个好侄儿/孙子/晚辈呗!

就是不知道今天又是送的啥…

闻着还怪香的……

秦蛮盯着大壮从他身旁走过,偷偷咽咽口水,还可疑的抬起袖子擦了擦嘴角,这才往山上去。

他都想好了,不管秦封家里今天是做的什么,拿钱买,拿鸡鸭换,总归要弄些进嘴里,不然他都要被馋虫咬死了。

不过他的钱和鸡鸭都没派上用场,得知了他的来意后,秦封用大粗碗给他装了一碗,让他带回家吃。

钱是不收的,毕竟这些内脏,在这个时候压根不值钱。

这里面唯一值钱一点的,可能就是那四分之一鸡。

收钱也收不了多少,还不如结个好。

上次秦蛮在秦老根那里压价,给他示好的事,秦封还记着的,

和秦蛮的几次接触,发现他不像是那种不讲理的人。

所以此番就当交个朋友。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