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162章 旱灾、人间清醒秦槐

穿回古代,携手夫郎渡天灾 南山小院 1373 2024-03-22 10:29:28

两人在床上闲话了一会儿后,听见厨房里传来的动静,两夫夫也不想在床上待着了,穿上衣服下了床。

厨房里是大舅母和二舅母在煮肉,碗瓢碰撞发出的声音,她们还特意放轻了动作,不过他俩都是耳聪目明之人,听起来还是比较明显的。

趁着大舅母二舅母都在,谢栗趁机把梨子分了,给大舅母和二舅母各六个,外公外婆那里两个老人也一共六个,由秦封送过去。

现在天热,老年人胃口不好,清甜的水果他们能吃下些,不仅清热还能润肺止咳。

秋婶午睡后也起了,谢栗也给了她三个梨,感动得秋婶直道谢,要给主子跪下,被谢栗给拦住了。

原来秋婶的女儿王小妞,就是嫁给了山脚下不远处的秦柱的那个,成亲后没多久就怀孕了。

孕期本就难熬,孕吐加上苦夏,整个人瘦得很,吃不下什么东西,人都要瘦脱相了。

得了梨子的秋婶征得谢栗同意后,请了半个时辰的假,用布包着梨子去山脚下看女儿去了。

希望女儿吃了梨子胃口能开些,这么瘦下去可怎么得了哦…

把该送的都送了后,篮子里还剩下十二个,也够吃几天了。

不是他手松,送出去一大半,是天热水果放不住,留着也吃不完也坏了。

何况都是些长辈,哪有吃独食的道理。

舅舅们两家同住的这些日子里,两个舅母没少拿干鱼、熏兔、风干鸡出来改善伙食。

所以说起来他们并没吃亏,两家都是勤快人,平常也帮着干活。

谢栗分梨子时秦封去了趟堆放东西的仓库,借着找东西的由头从空间里拿了一些药材出来。

药材大多数是在府城买的,今天签到还得了些藿香,正好趁着下午还没去干活的时间熬一些解暑药。

这解暑药还是在华国时秦爷爷的老药方子,每年夏天酷暑难耐时他都会熬煮上一锅,分给村里人。

他们村年年都没有中暑的人,可见效果之好。

用料也不复杂,十几味药材熬煮半个时辰就行。

唯一的缺点就是……

熬药的味道太浓,秦封就把泥炉搬到了橘子树下,把火架起来就不用人守着烧火,这是村里人的独有技能。

药材依次下入陶罐,罐子里的水咕噜咕噜的沸腾起来,一股难以形容的味道溢出。

在时间和火候的作用下,陶罐里的水变成灰黑色…

知道秦封在熬药,舅母们觉得这味道是有些奇怪,但并未放在心上。

熬煮了半个小时的解暑药晾凉后,把药材残渣捞起来,剩下的装起来就行。

等舅舅们睡醒时院子里的药味已经散去了。

下午去上工得等到傍晚才回来,晌午吃了饭这会儿还没消化完,吃又吃不下,不吃又饿。

最后给他们干活的这些人,都用荷包给装了些肉干,又做了些干饼子,加上两大罐子解暑汤。

肉干是前不久做,特意做得又干又辣,这样保存时间久,干活的时候塞一块吃了也有劲。

秦封还着意把他那一小罐子解暑药带上了,用背篼装上往山下去。

送流民去县衙的文青河和文青海两兄弟,今天本是不用去干活的。

可他们两看着家里的汉子都去了,也不想在家里呆着,文大舅见状也没说啥,让他俩跟着就是。

他们走到山脚下遇到了其他干活的人,秦槐竟也在其中,看来他是和青河青海两兄弟抱着一样想法的。

有人的地方自然少不了闲话,哪怕是一群大老爷们,他们的八卦心也不弱。

见到秦槐,自然有人说起秦老根被赶出村一事。

昨天上午村长宣布了关于秦老根的处置,下午他就被小村长叫去做事,出村前他隐约感觉到可能见不到秦老根最后一面。

果然,在县城住了一晚的他们天亮了才从县里出发,到村里都晌午了。

秦老根是天亮之前出村,秦槐进村就有人和他说起秦老根一家三口已经不在村里的事。

刚开始听见他还有些茫然,内心空旷,毕竟那是朝夕相处二十多年的家人。

不过没一会儿他就看开了,断亲断亲,既然已经断了,又何必再说什么父母亲情呢。

多想无非就是庸人自扰,见不见最后一面又有什么关系呢?

秦老根难道还会留什么东西给他?

想通了的秦槐和妻子商议过后,也拎着新置办不久的柴刀加入了挖水渠的队伍中。

与其想那些天方夜谭的事,不如早点把水渠挖好,让村里人都能有水喝。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