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173章 旱灾、组队赶集

穿回古代,携手夫郎渡天灾 南山小院 1363 2024-03-22 10:29:28

吃了烤鱼后的第二天,两夫夫都吃了一天清淡的饭菜,烤鱼香是香,就是有点太辣了,

第三天秦封又打上了黑鱼的主意,处理干净后切片用点点盐抓出粘液,然后用水冲洗干净后再码味。

盐、葱、姜、鸡蛋清…

然后在锅里放入猪油,油热后加上谢栗冬季泡的酸菜炒香。

冬天泡的酸菜已经有半年,特别有味儿,炒香后用来煮酸菜鱼是一绝。

黑鱼刺少,营养丰富,用酸菜煮它,汤也可以喝,味道十分好。

饭后两夫夫闲话,谢栗说起家中缺少一些东西。

针线没了,这些日子他学刺绣十分用心,对应着针线也用得快,不仅要买原有的,他还想添些别的颜色。

布料不用买,夫君从府城带回来的布料,还有半柜子没用,几年都不用买。

家里的油秋婶用得省,但耐不住东家是个爱“吃”的,今儿吃鱼,明儿吃鸡,这猪油还是见底了。

菜籽油还有几大罐子,倒是不用买。

只是秋婶知道,两主子喜欢用混合油炒的菜,这样菜吃起来更香,就把这事报了上来。

家里用的东西,这一样那一样的缺得也不少,如果能去一趟镇上就最好带些回来。

还有舅舅家搬新家,办搬家酒的时候他们要买些礼送,总不能空着手去。

秦封听完表示自己知晓了,这些东西他会买回来的。

其实家里小夫郎一直照料得很好,要不是苟东的事过后一直没空闲,没去镇上采买,家里也不会缺这些东西。

如果对生活没有要求呢,缺的这些东西买不买都无所谓。

不过他对吃上面,稍微有点要求,这些东西又不是龙胆凤髓,难买。

何况想买东西的又不止他一家,秦封想想,往舅舅家里去了。

舅舅们新家已经收拾好了,见秦封来,大舅先提了想去镇上买些家用的东西,舅甥俩倒是想到一处去了。

舅舅这边说好后,秦封又到了大伯家。

得知了秦封和文家要去镇上赶集,秦大伯心里有了想法,其实他正在为这事发愁呢。

要说村里的人粮食肯定是囤得有,只是这针头线脑、油盐酱醋的,谁也不会屯那么多。

但是这些东西又是家家户户要用到的,之前三两汉子去赶集倒也无事。

只是最近剩下的流民越发猖獗,不止一次出现抢劫伤人事件,而且他们动手的目标也从老弱妇孺变成了汉子。

这下子汉子去赶集也有被抢的事发生,秦大伯脑子好使,这些年村长也不是白当的,他自己想办法不行,举一反三他还不懂吗?

他想到村子里组织人巡逻的事,就想着是不是村里也组织人手去赶集。

只是他刚想出个雏形,秦封就来了。

秦大伯想着想着就笑了,这是来瞌睡就送枕头啊!

得!

秦封又被秦大伯拉住讨论了一番,最后定下的是,每月初一、十一、二十一,由村里组建汉子去镇上赶集,防止流民下手,导致人财两失。

为了方便管理,还给这活动找了个领头的。

秦大伯的视线在秦封身上绕了绕,后者眉头一跳,马上道:“大伯你知道的,从初一开始我就要去记录取水了,时间上不允许啊!”

“也是。”秦大伯重新选择了一个人选,就是二叔公的大儿子秦大柳。

此人对镇上熟悉,为人相对圆滑一些,由他带队,想来不会出什么问题。

而明天,就是个“内测”,试试有没有问题。

没问题的话就从初一开始正式实施。

秦封得到准确的答案后闲着也没事,又去看了看秦奶奶。

秦奶奶现在和秦姑姑住一起,两母女感情好,秦奶奶这些日子面色都红润了许多。

见秦封来很高兴,从橱柜里拿出两盒糕点来噻给秦封吃,这些糕点有一个特点,都是比较干硬的。

倒不是秦姑姑不孝顺,给老人买硬的,实在是天气炎热,不是干硬的糕点压根放不住,两天就变味了。

秦封哭笑不得,他也不是小孩子了,奶奶还是和以前一样给他塞吃的。

手里的糕点还没入嘴,秦奶奶又坐不住去找东西了。

“这是你大伯母娘家送来的,可甜了,你尝尝。”秦奶奶哄孩子似的把梨塞到秦封手里。

“都这么久了,您还有呢?”秦封捏着梨,也不知道他奶咋保存的,没坏,看着也还新鲜。

“也没多久,你大伯母给了好多,我一个老太婆也吃不完,你姑姑那里,你大伯母也给了,她不要我的,我放得好好的,还水灵着呢,你待会儿走的时候给栗哥儿带两个回去…”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