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二章 包围在甜甜圈之间

碎片 湊佳苗 14307 2024-04-17 10:37:52

她真正的想法,肯定谁都不了解。

就像甜甜圈的中心那样,虽然存在,但没有被看到,是被拿走了。

——你想把鼻子整高一点?

我想要那种笔挺的感觉,就像不受重力影响的挺拔的样子。再者,鼻翼要再小一圈,当然,两边都要小。

对了,学姐,您是剖腹产吗?

干吗呀?您一脸疑惑的样子。您这样的大美女,反应有点奇怪呀。是我说了什么奇怪的话吗?难不成,您并不知道我是您就读中学的学妹?

当初我请经纪人帮着跟您的诊所预约,被她双手比画成×,直接否定了。她说,想约那家,不可能的。我埋怨说,连问都没问,怎么就说约不到呢?经纪人说,因为就在三天前,事务所的另一个女生被诊所回绝了。

对于诊所的热门程度,我是有所了解的,而且也准备好排个半年队的。但是,她后边说的话太让人生气了,你猜怎么说?

——你这种水平的女生嘛……

经纪人是想说,能不能预约到跟诊所人多人少没关系,要是人气高的话就能约到。

我想说,那你脑海里浮现出来的是谁呢?当然,这话我并没说出口。我也有自己的尊严。不过,我的经纪人,一个叫大西的大妈,她的直觉很厉害的,跟有特异功能似的,我在想什么总是会被她看穿。

而且,一般人呢,即使看出来也不会说出口。可大西不一样,有什么她都会毫无顾忌地讲出来,都不知道已经搞哭多少人了。更让人生气的是,她对那些走红的女生,说话还是很谨慎的。

明明她自己原来也是个不太卖座的偶像,为什么还理所当然地跟人气明星站在一个战壕里,以为自己是谁呀。当然,这种态度倒也比同情要好一点。因为要是被大西鼓励的话,那就跟被宣布封杀没什么两样了。

我在那之前得先拿出我的本领了。再说了,我又没有求着让事务所来帮我出手术费。

所以,我便开口说给她听。

“橘久乃美容医院的院长是我的学姐,而且我们两家大人的关系很好,你试着去报我的名字打探一下。”家长关系好,这也不是瞎说啊。我妈咪,现在也经常去您母亲的沙龙呢,那个志愿者活动的沙龙。

学姐您要是不信,就问下您母亲,知不知道一个叫作如月的。我妈咪可是您母亲相当虔诚的追随者呢。

是的,我的名字,如月阿美,就是本名。本来是我妈咪向往当偶像,好不容易跟一个姓名特别酷的人成为夫妻,就想着把这个名字给自己的女儿用上,这样就能以本名来红一把。这个名字听起来相当带感吧。

对了,我妈咪叫敏子,旧姓村山,村山敏子。有印象吗?没听说过吗?

您不知道啊。妈咪跟学姐的年纪相差不小,而且镇子里也不可能所有人都相互认识。一不小心,跟您提了一个特别乡下的问题,不好意思。

妈咪以前经常很自豪地说,自己作为小镇上的头号美女特别出名,所以我才想着也许您会认识她呢。

但是,学姐肯定是镇上每一个人都知道的。您可不只是全镇第一的水平,是全日本第一。

话说,学姐上学时,文化节上也有选美吗?评选第一中学的校花。怎么说呢,连第二中学都不存在了,却还叫作第一中学,不奇怪吗?不会吧?学姐上学时,第二中学还存在吗?对呀,学姐您看起来就二十几岁的样子,我就不自觉地按照我的年龄来推测了。再怎么说,您和我父母是一代人吧。

真的,真的,是夸您的。

一个年级两个班,A班和B班。这是一样的?太好了。但是,没有校花评选。哎?听说妈咪上学时有的。妈咪的最好成绩是年级第三。她说,她上学那会儿每个年级有三个班,她是班里的第一名,就是一种说辞吧。

对啊,学姐上学那会儿,正准备停办校花评选呢。我知道,我听妈咪说起过。

说是一群和选美无缘的大妈喊着“所有女性都是美丽的”之类的口号,拉着横幅,举着标语牌,搞了个废除选美运动,对吧?

您是在想,竟然还有这等事情?

所以呢,选美是重新开始了,但是还增加了很多其他项目的评选。所有人都能进入其中某个排行榜的前三名。什么治愈系前三名啦,运动全能前三名啦。这些都还可以接受,甚至还有扫除达人前三名之类的评选。这些奖,就算当选了,能开心吗?

我连续三年当选了“第一中学小姐”。

当然,评选标准中还有注重内在美的要求,比如是否积极参加学校活动,是否性格温柔,等等,而且不只是看外表,还要看综合人气。可是从投票结果来看,一目了然,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全都是只看外表来投票的。

我也听到过一些关于我的坏话,像是阿美性格不太好啦,班委会的活动总是溜号什么的。但这些对我完全不构成伤害,这些不恰好证明,当选就是靠外表吗?比起那种不痛不痒的对内在美的赞扬来说,这样的当选绝对要好得多。

但是,“结果就只长了一副好面孔”——听到这样的话我还是很生气。

聪明、体育全能,这些才是能在国外被称作“天赋(gift)”的吧?是上天的礼物。长相和身材不也是这样的礼物吗?再说了,学习好的孩子去上培训班,运动好的孩子参加社团加紧训练。跟他们一样,为了打磨自己的外表,我也付出了我的努力。

可是,前面的两种努力能够获得承认,凭什么我就得被人说成只靠天赋呢?我绝不允许这样的说法。连防晒霜都不涂的家伙,轮不到你们对我指手画脚。

现在想起来,那些不过就是嫉妒,其实可以笑着不理会的,可我当时真的很生气。

我想,为了可爱,我是多么努力呀。

自打记事时起,就总被周围人宠着说“好可爱好可爱”“将来能当偶像、做演员”什么的。

此外,还有人说:“将来成为第二个橘久乃,当选日本小姐也不是做梦!”

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久乃医生也是我的前辈呢。为了能追赶上前辈的脚步,我读了好多书。《久乃流美人伸展术》《久乃的美女食谱》,另外还有三本左右,我家里都有。

我之所以比较幸运,还要多谢我妈咪的帮助。

如果是独自生活的OL(白领女性),只要准备自己吃的就好。就算是绝食也可以轻松实现。可要有了家人,做饭时就不能只考虑美容的问题了,还得想着要给孩子爸爸准备什么样的饭菜。

在这个问题上,我的爹地是海员,每年和我们一起吃饭的机会只有几次。妈咪对美容颇有了解,所以我们家里有时就完全按照学姐书上的菜谱来安排三餐。当然,没准妈妈并不是为了我,而是为了自己特意这么做的。

但是,她却总是对我说,洋葱有清洁血管的作用,番茄有抗衰老的效果什么的,也确实是为了我吧。每天晚上我们还一起做拉伸。可以说,我们每天的生活都是在追求美好。

说这些呢,主要是因为有人认为我不努力,我很生气。话说回来,要说自己是否已经做到极致,付出了最大的努力了呢?却也并非如此。

因为即使我没有那么努力,仅靠天赋,在那个小镇应该也保得住第一的位置。是的,在那个小镇的话……

所以,学姐是剖腹产吗?唉,您又歪起头了。看来不是因为称您为“学姐”啊?

是呀,我都忘了。学姐您也有孩子了吧。所以,您是不清楚我问的是您自己出生时的事,还是您生孩子时的事吧。

我想知道学姐出生时的情况。

果然是剖腹产啊!

跟这有什么关系?不会吧,学姐,您是认真在问吗?

这关系到鼻子的形状呀。

学姐,您看过《我们的教室》吗?上一季的一部电视剧。没看啊?那么是已经演完了吧。学生vs老师,剧中双方针锋相对,是一部颇有争议的问题作品,但收视率一直都保持在10%以上。

学姐,您在一个新闻节目里担任评论员,是不是经常被问到教育方面的问题呢?您要是对这样的电视剧没有敏感度可是不行的呀。

也许您会瞧不上这部剧,觉得剧情太夸张,可真有那样差劲的老师呀。就像剧中的那个把学生逼到自杀的老师那样。

在那部电视剧拍摄期间,我听沙良提起过。

对,就是倖月沙良。为什么您没看过那部电视剧,却知道沙良呢?也是,她拍了很多的广告,而且明年晨间剧的演出也直接让她出演,连试镜都免了,您要是不知道反而奇怪。

那部电视剧是不是也有我?对呀,我也参演了,所以现在才说起呀。学姐,您快赶上大西了,这都预见到了。虽然在剧里,我基本上没什么台词,但也是一个有名有姓的角色呢。

沙良是主演。这还需要确认吗?她天生一副成人脸,同龄人看起来感觉很可爱,可小孩子看起来相当伤脑筋哟。哎,刚才的话当我没说。对不住呀,说起这些话题。

因为这是术前咨询,所以就算是您已经知道的事情,也还是要引导着让我自己说出来,对吧。我的确是在自己的意志下,决定接受手术的,而且我也已经整理好自己的想法了,术后也不会后悔的。

那么,再回到电视剧的主演倖月沙良。十四岁时,沙良参加了“国民小妹选秀”,获得特别奖。出道以来,时至今日已经跻身于国民女演员的行列了,我们同岁。她有自己的专用化妆间,不过在片中出演的是负责统领全班的班长角色,所以拍摄过程中,总是和我们一起待在同一个大化妆间。

不管她是在房间的正中间,还是在房间的一角,沙良在哪里,哪里就会成为中心。刚开始,大家还都挺小心翼翼的,都不敢往她身边凑。不过很快,大家便聚集到沙良周围了。

她长得很漂亮,像大家闺秀那样。由于以前出演的多是些任性的角色,所以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但其实,沙良人很爽快,性格又和善。她经常主动提议一起拍照,有时还会对某个演员说:“××的报道,我看到了。”其实那只是杂志上登出了一条很不起眼的豆腐块大小的报道而已。

我并没有参加到那个小群体中,因为我演的是个老实的、没朋友的孤单角色。大主演在休息间歇也会揣摩角色,我怎么能去打扰呢。

我一般会选择在离大家有一点距离的地方,听听大家闲聊。不,是大家的聊天传到了我耳朵里。说的都是些很无聊的话题,听起来像是在讨好沙良一样,所以呢,我就那么听着,左耳进右耳出。

——“沙良的鼻子,好好看哟。”

这条信息,被我的信息天线捕获到了。夸沙良是美女的话已经听到腻歪了,但这句确实有些与众不同。

鼻子?

沙良的特征就像浩瀚深邃的宇宙一样,在此之前,我从没仔细琢磨过。但是,她本人看起来,和我也并没有多大的不同,而且剧组里,有的人眼睛比沙良的还大,可为什么沙良看上去最好看呢?这个问题我也觉得不可思议。

原来是鼻子的缘故呀,我的天线敏锐地做出反应。

沙良是这样回答的:“这得感谢我的妈妈吧。我出生时是剖腹产的。”

我不明白沙良在说什么,周围的女孩们也一脸疑惑的感觉。其中有一个女生恍然大悟地拍了一下巴掌,说了声“原来如此”,于是向大家解释起来。

——女人的产道,是非常狭窄的,对吧。一般如果是顺产的话,婴儿是通过产道出生的,要花好几个小时才能生出来,所以鼻子就会受到压迫。

竟然还有这样的事?我又一次看了看沙良的侧脸,她的鼻梁线条笔挺,果然很好看。那笔挺的线条,就好像从来没有擤过鼻涕,或是从来没有趴着睡过觉那样。不仅从来不曾被压迫,而且都不曾受到过地心引力的影响,鼻梁的线条是如此流畅。

对这个说法,大家都表示认同,还有一个女生说之前她也曾听过同样的说法。另外还有人说,分娩方式或许还会影响到婴儿头部的形状。

沙良梳着马尾辫的时候,我看到过她的头部轮廓。这样说起来,她的后脑勺的轮廓曲线的确也很漂亮。

我想起来我妈咪也曾经跟我说过,当初为了防止我的后脑勺睡扁平,在我还是小宝宝的时候,专门用甜甜圈形状的环形枕。当时我就在想,原来我的头的形状是妈咪努力的结果,而沙良的却是天生如此。当然,她的鼻子也是,这个是重点。

跟沙良的鼻子比起来,我的鼻子……

在此之前,我从未因为自己的鼻子而感到自卑。我的鼻子既不是朝天鼻,又不是蒜头鼻,鼻梁虽不挺拔,但也不塌,就是普普通通的一个鼻子。

普通?普通就够了吗?我所在的这个圈子,仅仅靠一张普通的大众脸是绝对拼不过别人的。虽然我自知,眼睛和嘴唇必须要比别人的长得好看,但为什么轮到鼻子,就能满足于普通呢?这样的想法不是很可笑吗?

想到这些,我再一次观察自己的鼻子,那线条看起来好像曾经被压扁过一般。如果把沙良的鼻子比作一件崭新的羽绒大衣,那么我的鼻子就好比是穿了整整一个冬天、送到洗衣店清洗之后取回的羽绒大衣。

这个比喻很有趣?您有一丝在嘲笑我的意思吧。看在您是学姐的分儿上我就不计较了,但请认真听我说呀。

这个差别真的是天分上的不同吗?出生方式的不同,这算不上上天赋予的区别吧。

再说,沙良出生时好像既不是足位分娩,也没有脐带绕颈。她自己说,是因为她哥哥出生时足位,只好选择剖腹产。所以,后来沙良出生时不得不剖腹产了。

这样的话,不就变成了既不是足位,又没有特殊情况,也可以选择剖腹产了吗?

要是当初知道会影响到鼻子和脑袋的形状,我妈咪肯定也会选择剖腹产的。如果那样的话,我的鼻子也应该能像沙良和学姐这样挺拔呀。

现在我无论看什么人,总是会先看人家的鼻子。我总在想,这么漂亮的鼻子,出生时一定是剖腹产吧。

后来,我还上网查了剖腹产的相关知识。原来只是我和我妈咪不了解而已,这在那些富太太之间早就是常识了。我在思考,为什么我妈咪没有得到这样的信息呢?于是,我发现了很多更加令人吃惊的报道。

报道称,有很多选择了剖腹产的人为别的事情而烦心。

她们很后悔没能像一般人那样顺产,说感觉自己和普通人不一样。甚至还有人说,剖腹产让她们感觉宝宝不像是自己亲生的,还更加苦恼。

为什么呢?要是我的话,感谢都还来不及呢。一时间我的脑子里全是疑惑。我看了底下的留言后,慢慢地似乎开始有点理解了。

也许是因为那句老话,老生常谈的那一句,肚皮不痛肉不亲。我妈咪虽然没跟我说过,但是电视剧、电影里不是经常会出现吗?

什么受到了自己的亲生孩子虐待啦,什么为了自己亲生的孩子什么都可以忍受,什么自己的亲生孩子竟然被抱错了……

还有,说女人比男人更坚强,是因为女人能忍受生孩子的疼痛啦,忍住疼痛之后等待的是喜悦啦。

我最怕疼了,怕是生不了孩子吧?想到这里,我又去查了无痛分娩,发现依然有不少人后悔选择了无痛分娩。

疼不疼的,真有那么重要吗?学姐?

噢,学姐是无痛分娩啊。那样您孩子的鼻子的形状没受影响吧?也就是说,说明学姐也不知道剖腹产与婴孩鼻子形状的关系。那么,我妈咪不了解也算正常吧。

那么,您后悔选择无痛分娩吗?

“最重要的不是自己克服了疼痛,而是孩子能够平安出生。”说的也是。医生的话果然还是很有说服力的。

随着孩子的成长,不管你是否愿意,总会出现很多不得不去克服的困难,超过了分娩时的苦痛。根本没有余力去顾及那一次的痛苦。是这样的。多么沉甸甸的感悟,我应该把它记在笔记本上,或是写在日历上。

汗水之后的荣耀——相对结果来说,日本人过于重视过程,尤其是艰辛的事情。其实刚刚我自己也说过努力很重要之类的话。

还有,在一次休息时,沙良也曾说起她想通过参加试镜来获得晨间剧的女主角。

当时就有一个女生附和着说道,沙良很努力,这一点大家都知道,所以才被认为没有必要进行试镜吧。虽说如此,但沙良当着同行的面,对着同样是女演员的所有人这么说,她是怎么想的呀?

这里面肯定有参加过试镜,却没当上主演的女生吧。会让别人嫉妒的,拜托就不要这么说了吧。

总之,万事都是只看结果。

这么简单的道理,我竟然一直都没意识到。

我对整形的看法啊,怎么说呢,应该算是反对派吧。周围也有人说我思想够老派的,当然我把这些权当是对我的赞扬,或者可以说是谨慎派吧。但是,这样的想法都会被人说成是因为我来自小地方,这是我不能容忍的。

的确,一到东京,首先便被这里的人流量震惊了。明明是工作日的中午时分,车站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呢?我甚至还想,难道是什么节日,有什么活动吗?

如果被要求找十个做过整形的人,要是在我老家肯定是没戏的,在这里的话并不是什么难事,之前一起演戏的女孩子们估计就足够了。当然,就算你问她们,她们也是不会承认的。

还有一个比这个更靠谱的办法,就是来这里。您的诊所想预约都约不到,想整形的人们全都集中到这里来了。

其实,就算是乡下,不是也有天天贴双眼皮的女孩吗?我在想,这些女生为什么要专门弄个假的双眼皮呢?不仅要随时提防着被别人一眼看出破绽,而且这么做也没能让自己变得多好看呀。真是不可思议。

付出努力是必须的。可是,如果没有天赋作为基础,我认为再怎么努力也是徒劳的。就像我,就算每天坚持学习好几个小时,依然考不上东大,天天跑好几个小时,也入选不了奥运会是一样的。

当然啦,也有像学姐这样的,浑身都是天分。

玩命地想达到一个自己无法企及的目标,难道不是在浪费时间吗?人生只有一次,而且还未必人人都能活到当奶奶的年纪。

就在不久前,我还觉得人生好长啊。自打出生到现在,好像过了很久的感觉,可按平均寿命来算,却只过去四分之一的时间。光是想到这里,就感觉有点难熬。我甚至都想过,也许再过个十年,没准我就生无可恋,自杀了。十年也感觉很漫长啊。

那时,我还不理解死亡是什么。但是,半年前,我的一个初中同学死了,我才第一次意识到活着并不是理所当然的。剧中虽然也有一场戏拍的是同学死去的场景,可是演的时候,即使我努力想把现实和剧中的故事重叠在一起,可在我心底的某个地方,还是觉得这不是真的。

人,即使没有得什么疑难病症,也可能会在明天死去。可能是对自己生厌,自己选择死亡。不,我们必须要重视自己,必须要爱自己,必须要活下去。

我下定决心,要喜欢我自己。

我最喜欢的是自己的脸,尽管并不全是上天赐予的天赋之宝。不,不,鼻子原本也是天赋,只不过是妈咪选错了分娩方式。

但事到如今,我打算不再抱怨,毕竟,我找到了拯救的方法。

我可不是要换一个新鼻子,只是想把它恢复到还在妈咪肚子里时的状态而已。

那样的话,我就可以成为最可爱的女生,成为晨间剧的女主角便不再是个梦想。所以,求求你,学姐,请给我整一个像学姐这样的,像沙良一样的鼻子。

喂?学姐,在听吗?

看您的眼神飘忽,我是不是又说了什么奇怪的话?或者,学姐和沙良的鼻形不完全一样,您在犹豫应该要怎么做?

不是啊?那……是为什么呢?

自杀的同学,名字是叫作yokoami(横网)吗?这是什么名字啊,听起来像是Miami(迈阿密)一样,奇怪的名字。Ami是跟我的名字读音一样的,是姓yoko·ami吗?还是名字读作yokoami呢?

不,那个女生不叫yokoami。

也许是她妈妈的旧姓?那……有可能。

要这么说,这个yokoami,是不是写作“横纲”,读成yokoami呢?

真的啊,原来“tsuna(綱)”和“ami(網)”写出来不是一个字啊。哦,是这么写的。猛地扫一眼,还真看成横纲了,真好笑。

不过,这没准就是她妈妈的名字,她看起来也是那种感觉。这叫作,名如其人?不过嘛,她应该还算不上横纲级吧,是大关级?再往下是什么来着?关胁?对,她妈妈差不多看起来像是关胁级别的吧。

要么说呢,女儿更像是横纲级呢。如果她的姓是横网的话,大家肯定会叫她横纲,或者会喊她“亲方”吧。“亲方”是用来称呼退役的相扑选手的说法啊?那还是横纲吧,或是喊她小横,这样喊亲切点。

(这称呼)伤人吗?怎么会呢?她可不是那一类型的。

我和那个女孩是初中时认识的。

虽然我们学校是所乡下的公立初中,但学校里也还是有一半同学是不认识的。开学典礼上,我的眼睛一直都在四处打量。当然,视线都会停留在长相可爱的同学身上。

丑八怪我可没兴趣。

学校里经常有欺负丑女的女孩子,这些女生一般都认为自己长得挺可爱。不过要让我说的话,她们顶多也就算是半个丑八怪吧。真正可爱漂亮的女孩子根本不需要靠打击周围人来获得认可,绝对是胜券在握的。但,若非对自己的容貌如此自信,同时又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她们便会从班上找出长相尚可的五个女生,就像玩抢椅子游戏那样,拼命地想一决高下。

我就一直稳如泰山地坐着。学姐,您也有过同样的经历吧?

第五算什么?难道你们觉得第五还有意义吗?如果是第一,即使分母增大,第一还有可能是第一。就像学姐当选日本小姐一样,分母是一亿二千万吧。不对,有一半是男性啊,而且还有大妈和小朋友,把这些都去掉……总之,学姐站在了一个相当大的数字的顶端。

可是,一个班充其量也就四十人,还有半数是男生,所以在二十个人中排第五,就是一百人中的第二十五吧?就算我脑子笨,可这样的计算也还是能立刻得出结果。且不说第二十五,根本算不上名列前茅呀,不就是个普通人的水平嘛。

就算第二也是一样。所以,我只对第一感兴趣。

按照这样的感觉,我在新同学里看了一圈,没找到一个能超过我的。而这众多同学中,唯一一个让我注意观察了两次的,就是她了。

为什么?块头大啊,竖着看,横着看都大。

这是老师?还是三年级的?哎,是一年级的?我大吃一惊。我念的小学里也有长得高的或长得胖的,不过没见过这个级别的。真称得上横纲级的呢。要是姓横网的话,更让人印象深刻。

是啊,个子也很大哟,她的个头在全年级的女生中是最高的。我也算是高个子吧,那个时候在班上身高应该排第三,可是比起她还差10厘米呢,(说着说着拿手比画了一下)好像没这么长。反正,印象里差不多高我这么些。

是吗?她妈妈个子很小啊。她爸爸呢?我不知道,估计也差不多吧。我们同学之间,除非是家住得特别近,再或者是关系好,才会去家里玩。否则就算是校园开放日、运动会时家长来到学校,我们也搞不清楚来的都是谁家的爸爸,而且大家对这个也并不关心。当然,特别帅的爸爸除外。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谁是谁的妈妈也是一样。可是,大家都认识她的妈妈。是因为她妈妈很胖,再者就是她和她妈妈的关系好像特别好,那个女生每次见到她妈妈,都会挥手。

的确,她妈妈个子真是很小。对呀,要是把她的妈妈定为横纲,好像也不合适。不过,要是学姐你听说了镇上发生的自杀事件,然后又问起这件事情,我想那就没错了,yokoami肯定就是她妈妈的名字。

如果没有什么暗示着曾遭受欺凌的遗书,或者不是什么案件的话,一般来说,在地方上发生的自杀事件也不会成为网络新闻的。

虽说我初中一毕业就来东京了,但家里的联系却一直没断。我并没听到过这样的新闻。

可是,这次的自杀,我也感觉有些奇怪。我刚用了“也”字,其实都不知道学姐您是怎么看这件事的呢。

您也觉得有疑点?这样就太好了。否则,您也不会在百忙之中跟我闲聊了。

说着说着,咱们的话题变成这个了。也就是说,您已经同意给我做手术了,我可以这样理解吧。那我就踏踏实实地跟您说说这件事吧。

那个女孩自杀的消息,我是通过家乡同学的群发邮件得知的。

是这样,他们自己组织了一个我的粉丝俱乐部,在这个圈子里公布我参加的节目信息,可不知为什么,这些群发邮件还会发给我本人。此外,不光是同窗会的邮件呀,甚至连平时的饭局酒局的通知也会传到我这里。我想,至少他们应该把群组名称改一下吧。

叫什么“阿美阿美俱乐部”,够土吧。我本想让他们别弄这些,可又担心这样一来,他们会嫌我高高在上,反而把他们惹毛了,再把一些不好的信息放到网上就麻烦了,所以只好由着他们了。

学姐没碰到这个问题吧?真正的好朋友的话,会保持一定的距离支持你。可偏偏就是这些不知从哪里来的谁谁谁,装着和你很熟络的样子,发来很热情的邮件,厚着脸皮来找你。有这样的情况吧?求您整形打个折什么的。

看您的笑容,肯定是有啦。

之前还有人让我跟沙良要签名照,而且一下就要十张,真是火大。不过,我随便找了个理由,说事务所禁止我们跟剧中演员要签名,给回绝了。

自称是您前男友的不下十人?这个,我理解。

我自己知道的有三个吧,其中一个真正交往也就一周,也许还不能计算在内。真不愧是学姐哪,学姐高中也是在镇上读的吧,所以实际数量肯定更多,只不过学姐自己不知道罢了。

具体人名我就不说了,这是我一个同学的爸爸,说是他甩了学姐您呢。让我说人名?可是……那家伙也是我的歌迷会的成员呀。要是您去找他理论,可千万别说是我说的,能答应我吧?

好吧,我告诉您,他叫堀口。

不会吧,学姐,刚才您是不是不淡定了?被我看到了,您眨眼了,快速,三次,连续。对了,学姐的睫毛好长,是假睫毛吗?居然是真的呀,好像孔雀开屏一样。什么,孔雀羽毛不是这样的?那么,就是不死鸟。那种长着恶魔般的黑色羽毛的鸟,会扑棱扑棱地抖动翅膀。

那是想象出来的鸟?算了,像什么无所谓。反正就是那种感觉,嗯,感觉。

反正,真的很好看。我的睫毛也不算短,可那长度好尴尬,粘假睫毛又显得不太自然,只能保持本色了。这睫毛不会也和剖腹产有关系吧?

终于不相关了。刚才说到哪儿了?对,是堀口的爸爸。您怎么可能跟他交往呢。嗯,我信。你看,堀口,长相还算规整,可是个头太小,对,他是年级里个子最矮的一个。这家伙的爸爸原来也一样啊?我想也是。果然还是遗传的力量。

对了,我想起了一件有趣的事。

学姐上学时,运动会上有两人三足接力的项目吗?男女一组,沿操场跑一圈。也有啊。

堀口也参加这个项目了,而且搭档竟然就是那个女生。一般不都是按身高来组队的吗?好让两个人腿长能尽量相互配合。当然要是有喜欢的同学,也是可以进行微调的。可不知为什么,我们班却是用抽签方式来决定搭档,所以就出现了这样的奇迹搭档。

而且,他俩跑的是最后一棒,因为堀口跑得快。啊?这也和他爸爸一样。

在六支队伍中,他俩接棒时排第二,于是堀口就和吉良一起玩命地跑。可是,也许是两人身形差距太大吧,摔倒了。更糟糕的是,摔倒时,女生硕大的身躯就像完全压在堀口身上一般。虽然看起来怪可怜的,可是全场还是爆笑起来。

广播员喊着“加油”,在进行实况报道,看到后也忍不住笑出了声,口中的“加油”变成了“加——呀——哈哈哈”。

那个女生当时立马就爬起身来,可堀口却捂着膝盖。我们的笑声都停止了,担心他是否伤得太严重。趁着这时,其他组合相继超出,两人变成了殿后。就在这一刻,那女生用一只手从堀口的腋下揽住他,扶着他站了起来。

当然,两人的腿还是绑在一起,就这样,那个女生揽着堀口跑了起来。一眨眼的工夫,两人就追回第二的位置。这时场外的同学开始给他俩加油呐喊。

最后,再有三米就能赶超到第一了,他俩以微弱之差非常遗憾地屈居第二。不过,主角是那个女生。真的太酷了!如果我是堀口,她是男生的话,我想我肯定已经喜欢上她了。你想,差不多半圈跑道,都是被那个女生抱着跑完的。而且,一个一个地追上了跑在前面的选手,一直紧追到第一名的身后。所有这些都让人心潮澎湃!

胖子也OK吗?学姐,没想到您问得还真直白啊。

看您在节目里一本正经的,未承想还有这么毒舌的一面呢。如果这才是您的真实一面的话,建议您往这个方向转变吧,绝对能红。没问题,美女加毒舌,很少会被攻击的,我感觉能行。忽然间觉得学姐更亲切了呢。

您听着也一直很紧张吧。是的,是的。

坦白说,我也不喜欢胖子。不过呢,如果不是那种浑身肥肉晃悠晃悠的,而是像橄榄球运动员那样的体形或许可以。不,我喜欢的应该就是那样的。不管遭遇什么攻击,他都能像铜墙铁壁一样保护我,这样的就可以。

她的身高体重吗?准确的数字我不太清楚,身高差不多165厘米,体重80公斤左右吧。

当时有一个想去巴黎当时装模特的女生说过,想拥有她的身高。体重嘛,我记得听她本人说起过。

她不会去掩饰这样的事情。她性格开朗,而且就算有人利用胖来恶搞她,她也经常都是笑眯眯的。要是我的话肯定忍不住了。在最开始大家做自我介绍的时候,她还说自己胖。当时就像是这样子。

——虽然我的名字是有翅膀的意思,可是太胖了,飞不起来。所以呢,就只是头小猪。谁要是叫我小猪,我就用“闪亮粒子波”把他变成我的小猪队友,大家要当心哟!我最喜欢的食物是妈妈做的点心。

这是最受欢迎的一个自我介绍。当时我自己说了什么都忘了,却只记住了她所说的。因为在那之前,我一直觉得胖孩子都比较阴郁,看到还有像她这样的,很感动。

但是,她之所以很醒目,除了性格开朗之外,还因为她的运动神经比较发达。在学校里,风趣的孩子和体育好的孩子比较受关注,再加上她还有反差萌。

第一个学期刚开始的体育课不是一般都会进行体能测试和运动能力测试嘛,别看我这体形,我可是完全没有运动能力的,所以体育课是我最讨厌的。

跟我同一个小学的同学都知道我跑得慢,还不要紧。可是班上还有一半同学并不知道。

而且呢,由于我比较受欢迎,所以就更被大家关注。“哦?腿那么长,却跑得那么慢?”没准周围人看了我跑步会感到很惊讶。

特别是跑五十米,一般都是两人一组进行测试。当时我心里祈祷,希望能和跑得慢的同学分在一组。

按照学号顺序,我应该是和她一起。我觉得自己真幸运,估计她和我差不多,没准比我更慢,因为在那之前我还从没见到过跑得快的胖子。

然而,只是在预备跑的那一瞬间,我的眼角余光看到了她宽厚的后背,然后她就一溜烟地跑远了,那么快,那么快。

班上的女生就只有她一个人跑进了七秒。结果,正因如此,我跑得慢也没那么显眼了,还真算是幸运吧。

不光是跑步,其他体育项目她基本上也是班上女生中成绩最好的。如果说投掷实心球成绩好是名至实归,可是连跳高都——虽然我知道她运动神经发达,可是那么胖的人还能跳那么高,还是超出我的想象。毕竟,就算她能跳,(那么胖)难道不会崴到脚踝吗?

事实是,她的落地动作很平稳,并没有咚的一下,发出很大的响动。

还说什么“不会飞的猪”?我心底泛起一丝丝嫉妒,她的背上莫非真的长了翅膀。

什么?我刚才说我“嫉妒”了?就是说,我只是忘记了而已。原来在那么偏远的乡下生活的时候,我就有嫉妒心了。就是说,这样的心境并不是来了东京之后才出现的。

好吧,就算那一瞬间有嫉妒心,我们擅长的领域并不相同,我也没打算跟她争个高下。

不过,我们关系还没有好到成为死党,所以我对她的了解也不是很深。

现在给学姐讲的这些,只不过是我在半径三米的范围内看到的情形。我们两个人的对话呀,或是只有我们俩一起做过的事情呢……有过,有过,我怎么忘记了呢?那是一次特别有意思的经历。或许是因为我们不在一个班吧。

二年级的时候,我和她一起担任文化节的执行委员。不知道学姐上学时是不是也一样,当时二年级女生的任务是早就定好了的,要办一个点心集市。噢,你们也是一样的呀。

这些项目现在还是男女生分开进行的,虽然可能也有喜欢做点心的男同学。男生是什么项目来着?是鬼屋吧。因为没有女生参加,所以年年都被搞成僵尸馆。

于是,因为这个,在筹委会上,我们从学生会那里领到一份上一年的点心配方。可是她对我说,去年吃过的那个点心,并不好吃呢。她的性格就是这样。我呢,上一年文化节时没吃过那个点心,又想着文化节上卖的点心不就是那么回事嘛,要是不用去年的方子,那得多麻烦呢。

然而,她完全无视我的反应,说了一句“交给我吧”就回家了。我想,她可能是回家找本点心制作的书之类的,复印一个制作方子带来吧。

然后,到了周一,当然她是带着点心方子来上学了。但她来的时候,还拎了一个很可爱的纸袋。

我们那所中学,虽然只是一所乡下的公立校,可校规却很严格,规定不许带点心来学校。便当必须要自带,却不允许带甜面包,相当变态。老师不只是提醒注意,看到了还会没收。

因此,我们声称这是给文化节准备的,就两个人一起,偷偷跑到舞蹈队的活动室里,打开了纸袋。

参加舞蹈队的不是我,是她。

您不知道我最怕跳舞?学姐,看来那部电视剧,您一集都没看吧。片尾是一段全班舞蹈,最近的电视剧,总会插入一段舞蹈片段,即使是很严肃的主题也会来一段。

那个舞蹈还特别难。本来,要想让观众参与,上传大家的舞蹈,编舞就应该搞得简单点吧,好让谁都可以参与进来。可是那个剧中却故意把动作编排得那么难……

当然,动作是很帅啦,如果您跳得好的话。

然后,她带来的那个纸袋,里面装的是甜甜圈。上面也没有什么巧克力、杏仁霜之类的顶料,就是普普通通的撒着糖粉的甜甜圈。

要是学姐的话,您会怎么想呢?我也一样。嗐,这什么呀?颇为失望。

我想,她早就猜到了我会是这样的反应。“感觉上当了?尝一个试试?”她抓着我的手让我拿了一个,就算我想放回去,可是手被她抓着,不太可能,因为她手劲儿可大了。没辙,我只好把甜甜圈拿到嘴边,咬了一口。

脆脆的,软软的。虽然已经凉了,但是外皮脆脆的,里面暄暄腾腾的……你别笑呀,除了这些词,我也想不到还有什么可以形容的。要是学姐吃一口,我想,也会是同样的表达方式。

学姐,您到底吃没吃过手制的甜甜圈呢?哎呀,刚才的话就当我没说,我忘记妈妈们都在学姐家做点心的事了。

学姐没吃过那些点心吗?是啊,不然,肯定会胖的。

我平时也尽量注意不怎么吃点心的,所以也不好和其他的做比较。可是那个甜甜圈真的很好吃,里面是黄色的,是鸡蛋和黄油的颜色。用的不是普通的白砂糖,而是蜂蜜和三盆糖[1],所以甜味柔和。该怎么形容呢,甜得很优雅。嗯,这个说法很贴切。

那个甜甜圈比她握起的小拳头还要大,我却在一眨眼的工夫就全部吃掉了,真的太好吃了。我问是从哪本书上找来的方子,结果她拿出了一份手写的制作方法。

“这是我母亲原创的方子。”她看起来特别自豪。

“太厉害了!天才哪!”

我已经没有别的辞藻了。现在想来,怎么能把大人叫“天才”呀。不过,她也重复着同样的词语,看来也说得过去吧。

“是的,我的母亲是做点心的天才。”

横网女士是那种类型的人吗?

并不是呀?学姐,您关心的是横网女士的女儿吧。那个横网,您脑海里想得起她的样子吗?

她和横网女士可不是一种类型的。横网女士看起来老老实实的,就是那种一般印象中的胖子。在认识那个女生之前,我也认定胖子都是她母亲那个类型的。说得难听点,就是孤僻人格。

虽然是母女俩,可是……的确,家长开放日的时候,班上最兴奋的总是她,而她妈妈只是远远地待在一边,可能也会难为情地冲她挥挥手,就是一个普通的胖子。

学姐,您关注的是不是转移话题了。

但是,横网女士以前就擅长做饭吗?是吧,从她做的横纲级的甜甜圈就可以推断出来。

甜甜圈的配方中使用的是天然黄油,而不是人造黄油,而且还用了蜂蜜和三盆糖,所以我很担心成本会超预算,这样计划会被学生会叫停。但是,因为她的妈妈已经找到了可靠的渠道,可以买到便宜的原料,最终我们的计划通过了。

她妈妈好像在医院做过营养管理师。那时候虽然已经不在医院工作了,但是和原材料采购相关的供应商关系一直不错,就请人家帮我们提供原材料。

于是,他们送来了十罐蜂蜜,罐子大得让小熊维尼都会惊讶。

那么多的甜甜圈,我们必须利用放学后以及家政课上的一些时间分班级来制作。因此为了能够教会大家,我和她两个人先开始练习制作。

其中揉面坯是最辛苦的工作。她的和面盆中,面粉慢慢地变成了黄色的面团,可我的盆里的面粉总也团不起来。于是,你猜她怎么说?

“我这样胖胖的,羡慕吧?”

我当时好像是点了下头。但是,我觉得自己输了,咽不下这口气,就拼命地揉了起来,后来竟然也揉出一个表皮光滑的、黄色的大面团。

“做得很好,奖你一朵小红花。”

居然还被表扬了。她以为自己是老师呢。

接下来,我们就用擀面棒把面坯擀开,然后用模具做出甜甜圈的形状。挺有趣吧,如果只是做成圆形的话,估计很快就会厌烦了,可是两层圆形的套环形状却让人越做越起劲,也不知为什么。

中间的圆心去哪儿了?这个,还真让人挺在意的。我本来也打算问她,是不是可以做成小的蛋仔饼什么的。不过还没等我发问,她就把所有多余的中间的圆心部分拢在一起,和多余的边角料一起又揉了起来。然后,再擀开,用模具成型,接着再把多余出来的中间部分团起来。就这样一直反复多次,做成普通的甜甜圈形状。

到了最后,只剩下两个甜甜圈的中间的小圆面饼,团起来也已经不够再做一个了。

于是,她先把这两小块圆面坯放进油锅里。平塌塌的小圆面坯沉到了清清的油底,然后咕嘟咕嘟地冒着泡泡,在锅里慢慢鼓成圆球,浮了起来。

“漂亮的、漂亮的狐狸色!如果你没见过(狐狸色),那就是橘猫色,喵喵喵。”

您别做出这样奇怪的表情呀!这可不是我编的词,是她唱的。不过当时我倒是立马跟着一起唱起来。不,她说她没养猫。

甜甜圈正中间的小面团被炸成橘猫般的金黄色,这时她从锅里捞出炸好的部分,盛在托盘里,用一只手将托盘伸到我面前,说吃吧。然后,用空着的另一只手自己先拿起一个,一边说着好烫,一边放进嘴里。我也学着她的样子,拿起另一个,放进嘴里。

刚刚出锅的甜甜圈的圆心部分,热乎乎,酥脆脆;流汁的,中空的,暄软的。

流汁的是黄油。虽然没有撒糖,却口味甘甜。

——因为所有好吃的成分全都集中到甜甜圈的圆心里了。剜出来,揉到一起,再剜出来,再揉到一起。这样,最后剩下的圆心是浓缩了所有最好吃的成分,母亲说,这是对制作者的奖赏。

那可真的是奖赏的味道,只不过一下子就没有了。

接下来,我们两个人便一头扎进炸甜甜圈的工作中。这个过程一点都不难熬,大概是刚刚被奖赏过的缘故吧。

“橘猫橘猫,喵喵喵。”我俩唱了有几十遍。

对了,我想起来了。当时看到她的侧脸,鼻梁挺挺的,我就觉得很漂亮。

嗯?学姐的表情怎么又怪怪的。您这个表情说明我说的和您的印象有出入。我也在想,学姐脑中的她,就算是性格不同,是不是和上中学时横网女士的形象不太一样呢?

要是那样的话,您的表情我就理解了。母女二人虽然都胖,但看起来有母女的感觉。可是认真回想一下,两人的长相压根儿就不像。她妈妈的五官可以说有点平,看上去就像平安时代的贵族脸。可是那个女孩圆圆的脸庞上排列着标致的五官。

就像希腊雕塑的那种感觉,眼睛也很大。我甚至还曾经想象过,她如果瘦下来的话,没准是一个相当漂亮的人呢。

嫉妒吗?我想在那个时候是没有的。毕竟,除非她瘦下来才有可能。当时,我身边也有别的同学在减肥,我自己也是一样,体重哪怕只是增加了一公斤,就会着急上火,要禁食一天。可为什么我就认定她不会减肥呢?

因为,你完全看不出她本人对自己的肥胖有些许的在意。她是吃着她妈妈亲手做的好吃的点心胖起来的,所以看起来很幸福的样子。

她还问过我是不是羡慕她,她以为自己是谁啊。

虽然不是因为这个原因,不过,当我得知她自杀的消息,我并没有哭。

我们一起做了甜甜圈,但后来的关系也没有因此就变得很亲密。而且,初中三年都在不同的班级,后来的班委会也不在一起,所以我们俩在一起好好交流的机会,可以说那次文化节就是最后一次了。然而,那段时间,我们的接触相当密切。

三个甜甜圈卖五百日元,也许这个价位对中学生来说定得稍微有些高吧,所以开始时没怎么卖出去。还有家长来说,今年不卖曲奇了呀。好像在大家的脑海中,甜甜圈就意味着油腻,印象不太好。

但是,有同学来买甜甜圈当午餐,他们吃过后大呼好吃。是的,销售是从早晨开始的,但是只有午休时间才可以吃,因此口碑效应有个时间差。于是,从下午开始,我们面前就排起队来,只用了十分钟就把甜甜圈销售一空。

我俩击掌庆祝,结果我差点被她掀翻。

第二天,还有家长来跟我们说,头一天是为照顾我们购买的,结果发现太好吃了,于是就专门为了甜甜圈又一次来到学校的文化节。只用了一上午的工夫,甜甜圈就全卖光了。还有人来跟我们要制作的方子,正当我俩不知该如何处置的时候,她妈妈刚好也来参加文化节,就痛快地答应了那人的要求。

于是我就在甜甜圈的制作方子上又写了一句话,然后去复印。

我写的是——“KIRAKIRA[2]甜甜圈”。

这名字起得很土?我可是将我对吉良母女的满满的敬意都放在里边了。

我刚才没说吗?她的名字叫作吉良有羽,有翅膀的“闪亮粒子波”。

喂,学姐?您怎么了?在听吗?

那个甜甜圈的方子被传了下去,好像已经成为学校的著名特产。不过,据说今年就没再制作了。

因为,吉良是在大量甜甜圈的包围中自杀的。这个消息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刚才我说过,乡下的一个胖女孩自杀,这样的消息,别说是全国新闻了,就连地方新闻都不会报道。可是,各种小道消息却满天飞。

有的说在她的尸体周围撒着一百多个甜甜圈,还有些听起来就很假的内容。还有的说法是甜甜圈的数量就是她体重最重时的数字。

不知是什么原因,还有人说那是因为她妈妈的诅咒。她是服用大量安眠药自杀的,有人说那些甜甜圈就是她留下的死亡信息,是对她妈妈的控诉。因为她没有留下遗书,所以甜甜圈就被当成遗书了。

太奇怪了,这些传言。怎么可能嘛!

我觉得也许她正被什么事所困扰,和她妈妈并不相关。

她想着只要做甜甜圈就可以让自己振作起来,于是试着努力去做甜甜圈。揉了好多的面,揉累了想休息,却睡不着,于是服下了过量的安眠药。

专门做的甜甜圈却一个都没吃。

但是我,只有我,并不为她这样死去而感到遗憾,或是觉得可怜。因为她肯定吃掉了甜甜圈的圆心部分。

别人都不知道甜甜圈最好吃的部分,就是中间剜去的圆心部分。这个秘密,只有做过甜甜圈的人才知道。

她真正的想法,肯定谁都不了解。就像甜甜圈的中心那样,虽然存在,但没有被看到,是被拿走了。

啊,真想再吃到那时的甜甜圈啊。

奇怪,怎么现在开始流眼泪了?糟糕,连鼻涕也出来了。

学姐,我拿张纸巾啊。哎?“不能靠近那张桌子?”为什么?为什么呢?“那里的文件会塌下来。”这样啊。对不起。

“不用捡?”那怎么行。都怪我,我会收拾好……

这张照片,不是沙良吗?看起来是还没出道时的样子。哎,哎?这鼻子?原来不是剖腹产的缘故啊。这张照片里的女生真好看呀。

出于成年人的规矩,这些材料必须得处理掉吧。当然,我不会说的,跟谁都不会说的。

我是不会说出去的,不过……学姐,这些文件,某种意义上,就是甜甜圈的圆心部分吧。虽然看起来没那么好吃,但是,我也想请您把我加工成一上市便销售一空的人见人爱的甜甜圈。

我的说法可真是高明。嘿嘿嘿。

注释:

[1]产于香川和德岛等地的手工制作的砂糖,是高级和果子的甜味原料。——译者注

[2]KIRAKIRA在原文中有双关的作用,有两种理解方式:一种是吉良名字的读音,另一种是闪闪发光的意思。——译者注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