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83章 中举

小司农gl 方便面君 2823 2023-12-31 10:17:48

太上皇问:“哪个这么大胆?”

太上皇的态度很是暧昧, 没有加以斥责, 女皇想了想,便道:“大哥的孙女,怀宁。”

太上皇“哦”了一声, 道:“居然是那小丫头。”

女皇观察着太上皇的神情,发现她一点都不诧异, 想必是早就知道了。太上皇偏偏还在装傻,问:“跟她磨镜之人是谁?你又是如何得知的?”

女皇没说是谁, 但是道:“本来一个没什么建树的小辈, 我也不会去关注她,可是她近来常往爹这边跑, 所以便多了些关注,这一来便发现了些有趣的事……比如说她半年前跑去了汴州。”

出色的宗室子弟太多,邺婴之虽然也能在女皇面前说上话,但是远没有到女皇关注对方的地步。不过她常跟太上皇练拳脚,又临近秋闱, 女皇便难得关心了一下她,结果发现她半年前的元宵曾经悄悄跑出京。

女皇虽然没有拘着宗室子弟, 但是对于邺婴之的异常之举,她还是调查了一番,发现她是去了太康县找温善。

女皇知道她跟温善的关系亲近, 但是能够让她偷偷溜出京师也要过去跟对方过元宵,那关系已经超出了普通的亲友了。

女皇对磨镜之事并非一无所知,所以心下便有了怀疑, 又调查了半年,这才慢慢确定。如今来问太上皇,从太上皇的态度中也能窥视一二,想必太上皇早就知道这事了。

“瑶儿想如何处理?”太上皇反问。

女皇的第一想法自然是要拆散二人,毕竟她们一个是宗室子弟,一个又是将来要为她所重用的臣子,如果放任不管,将来朝堂必定会有许多弹劾的奏折出来,甚至还会引起动|乱。

女皇要考虑的是大局,是天下事,即使有太上皇与先皇后的事例在先,她也不能为了这两个人的私情而扰乱了秩序。

只是她想知道太上皇的态度,才有此一问。

太上皇将皮球踢回给她,她也不烦恼,沉吟片刻,道:“自然是趁着二人关系还未让人知晓,早些劝阻她们。”

“万一二人不乐意呢?“太上皇问。

女皇没想过这个问题,她自幼就被太上皇教养如何成为掌控天下的上位者,这些年执政也养成了雷厉风行、唯我独尊的习惯,如今也不会去想有两个小辈能违抗她的命令。

她愣了一下,太上皇似乎知道她在想什么,道:“在我们的眼里,她们是小辈、小孩子,还不懂事,也不懂什么叫大局,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她们必然会听我们的话,按照我们的想法去做。即使不按照我们的去做,我们也有的是办法拆散她们。只是,若无外力影响,她们真的乐意就此分开吗?”

“那就将温善再调远一些!对了,怀宁那丫头要参加秋闱,若能通过,我让她春闱也中明经,届时将她也调到远方去,天南地北,相信过两年,她们的心思也该淡了。”

“倒也是办法。”

女皇觉得太上皇敷衍得很,又道:“不过临近秋闱,还是先让那丫头先考了试再说。”

“为了拆散她们而动用私权,这值得吗?”

女皇一顿,她也觉得考试还是凭自己的真才实学获得出身才好,若是她给邺婴之放水,难保不会有人觉得自己偏心,从而乱了规矩。

再者容国虽然幅员辽阔,但是离京师远的地方都是不受重视的臣子去的地方,她若真的为了这事将二人一个调到最北去,一个调到最南去,这怎么看都不像是要重用她们,反而像是打压。

想到这里,她觉得还是太上皇好,早年弄了个假身份,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也没让人看出半点端倪来。若温善或邺婴之中任意一人是以男儿身行事的,她倒不至于这般愁眉苦脸,说不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

“那该如何是好?”

太上皇笑了:“瑶儿还是心软了,若真想解决此事而不伤及皇家脸面,给她们各自赐婚就成了。婴之这孩子或许不会轻易屈服,可是温善是个孝顺的孩子,为了温家,她也会听从的。”

女皇道:“爹不必诓我,若我真这么做了,那二人怕是要怨死我了。虽说天底下怨我的人多了,可我却不想莫名地背负这种骂名。”

她当年为了权力而放弃了情爱,后来她得到了她想要的。她固然可以让邺婴之与温善也放弃情爱,可是她们能得到什么想要的呢?

女皇想不出来,自然也不愿意让二人什么都得不到,如此定然会有两条年轻的生命逝去。

想到这里,她忽然又明白了太上皇为何说她还是心太软,——以前的她何曾会去替她们想那么多?

女皇在太上皇这儿得不到什么答案,最终还是决定先将此事搁下。温善与邺婴之并未闹到明面上来,而她又需要一些能办事的实干官员给朝堂注入新鲜的血液,所以就先罢了。

邺婴之并未知道女皇已经知晓了她与温善的事情,她最近正在为了秋闱而全力准备着。

邺纯之似乎也颇为期待她这些年的学习,特意让人送了信回来鼓励她。这封信既是鼓励妹妹,也是给家人的家书,告知他们,她在边境一切都安好。

邺纯之当初过去也是为了点检兵将,虽然后来又领了命在后方帮忙调度粮草等事,看似轻松,实则也要吃不少苦头。

许多当初认为她是女人,又是娇养的郡主,不能吃苦的人如今都被她打了脸。她的未婚夫婿朱文思曾去看过她,回来后禀报女皇说她消瘦了,也黑了。为此女皇还下旨嘉奖她,给她的郡主府送了不少东西进去。

一时之间,南安郡主府也是风头无二。

八月中旬,京畿地区的秋闱终于开始了。

包括邺婴之在内的一干世家子弟在家人的殷切目光下乘上自家的马车前往了贡院,然后开始了为数八场的封闭式考试。

这里面有大半数人是考进士科去的,邺婴之与一小部分没什么大志向的世家子弟则是进入了明经科的考场。

明经科要考墨义、大义各十道,也就是要围绕着经义回答问题,要六道合格才算通过,另外还要写三道时务策。

邺婴之早在这几年里经过了艰苦的学习,还反复被邺纯之、温善等人锤炼,加上早些年的游历,因此时务策她是写得最快,且认为回答得最好的。

考完了试,试卷都要经过誊抄与糊名,然后递上去的。且结果也得好些日子才能出来,故而考完试后,邺婴之便没再关注考试之事,倒是许王难得在意,便关心地问了几句。

邺婴之不耐应付他,答了他的话,又去见过常老王妃,这才回屋继续读书。

过了些日子,世家子弟们之间的气氛便变得有些焦灼急躁,阿元与赵铃也有些坐不住了。邺婴之知道,这是因为临近成绩公布的时候了,众人自然是开始紧张了。

莫说民间弥漫着这样紧张的气氛,就连宫里,气氛也有些不一样。

秋闱的考官们也不明白为何女皇会忽然想要阅卷,明明殿试还没到,可是他们愣是觉得这已经是殿试了。

好在女皇最终没说什么,甚至没有去点评这些卷子如何。

最终揭榜时,女皇也第一时间得知邺婴之中了明经科举人。虽然名次不在前三,但是对于一个几年前被人放弃,认为毫无建树的小郡主来说,她能成长到这一步,也足以让人刮目相看了。

“若是能再多学几年,或许考进士科也不是什么难事。”女皇看着邺婴之的卷子自言自语。

不管是墨义还是时务策,她都已经可以作为一个准臣子了,她在民生之事上也有自己的见解,而且还有一点温善的影子。

邺婴之在得知自己中举后,便兴致勃勃地给温善写了信。

随后许王特别高兴地要给她办筵席,她拒绝了,道:“距离春闱还有五个月,我只是京畿地方明经科的第四名,而天下还有许多个第四名,与他们相比,我未必能从省试、殿试中脱颖而出,所以我要抓紧时间温故知新!”

许王对于她有这样的觉悟和转变而感到愕然,不过既然邺婴之不乐意,他也不勉强了。

倒是太康县的温善在收到邺婴之的信之后,一个人笑了许久,底下的胥吏跟着她办事,见她一副笑容满面的模样,不禁好奇地问:“明府可是家有喜事?”

温善稍一想,道:“确实算家有喜事。”

“那可得恭喜明府了。”

温善笑了笑,道:“我这心里啊,又是高兴,又是不高兴的。高兴她的努力没有白费,不高兴的是我要被她赶上来了,所以我这儿也得努力办公才是了。”

那胥吏不明白她的话是什么意思,倒是发现他们这位县令工作起来是更加认真和努力了,常常夜里还点着灯处理公务。

作者有话要说:小司农也到了收尾的阶段了,方便面想为新文求下预收,大家也别嫌弃收藏夹多一篇文,谢谢大家~

《归田乐gl》

文案:

唐斯羡在逃命中坠江,等她爬上岸时才发现自己穿越了!

陌生的朝代,空白的身世,如何安身立命都是问题;

机缘巧合下,她得到了一个马甲,得以在镇前村落脚;

身无分文、无家可归,好在有一口灵泉……还有一个精明腹黑的媳妇儿;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