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188章

首辅家的貌美小夫郎 兔月关 2376 2024-03-20 11:18:49

圣上要来岭南的消息,京城那边早早就给顾烨传了消息。

此次除了圣上,同行的还有数位朝中大臣,一个个也都是举足轻重,跺跺脚就要让大晋朝抖三抖的人物。

倒是几位皇子,全部被留在了京城。

表面美其名曰接受考验,镇守皇城,实际是圣上故意把人留下,以免暴露九皇子的身份,不等他安排好,几位皇子狗急跳墙,那就不好了。

好在这几年岭南的名声确实响亮,京城中人也都想亲眼看看传说中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岭南到底是什么样子。

所以,圣上表示要带朝臣亲临视察,并未引起大家怀疑。

为避免自己离开京城后,那些皇子搞事情,此次出行,圣上并不是微服私访,而是正大光明宣告了民间南巡之事。

否则他悄悄离开京城,那些不孝子为了皇位,直接宣布他死讯,强行登位咋办?

别以为这是荒唐想法,经过观察,圣上很肯定他几个儿子,是绝对能做出来的。

因着皇帝是正大光明来,岭南这些的官员和百姓们都很激动,听到消息无不翘首以盼,在皇帝车队抵达岭南这天时,跑来城门口围观。

来看热闹的百姓很多。

但顾烨如今对岭南的掌控力很强,秩序维护得很不错,并未闹出什么乱子,恭迎圣驾的场面安排井井有条。

圣上从马车上下来后,瞧见周围秩序良好,面色红润健康,神色激动恭敬的岭南百姓们,很是欣慰满意,毫不吝啬夸奖。

“顾爱卿,朕在京城虽从你的奏折,还有外界传闻中听说岭南这几年变化很大,日渐繁华蓬勃,但闻名到底不如一见,你确实做得很好……”

何止很好,简直就是超出了想象。

圣上表面淡定,心中却是都快高兴坏了。

他此次出来的理由是南巡,那么来岭南的这一路上,自然不可能坐在马车里享受,每路过一个城池,都会亲自看看当地百姓的精神面貌,借此了解民情。

而岭南百姓红润的气色,轻松的精神状态,别说其它城镇,就是京城的百姓都比不了!

可想而知岭南百姓如今的生活有多好。

几位朝廷大臣也是心中震惊不已,难以想象仅五年多的时间,顾烨就能把一个贫瘠之地,发展到这种地步。

顾烨并不意外众人的表情。

为了让圣上信任他,这几年可是把吃奶的劲儿都拿出来干活了,要是岭南还不发展起来,他就该去撞墙了。

因为这个时候的岭南范围,还没有后世那么大,只要把路修通,发展真的很容易。

“多谢陛下夸赞,岭南能够发展起来,并非微臣一人功劳,多亏陛下信任,还有岭南官员百姓们的配合,岭南才有今日光景。”

“如今天气炎热,久晒伤身,陛下与各位大臣舟车劳累,还请随微臣先去行宫修整……”

顾烨简单寒暄两句,就立刻领着圣上与大臣先去行宫休息。

岭南这边环境现在虽改善了很多,但曾经的恶劣气候还残存,依旧很容易让人水土不服,表功什么不着急,先让皇帝一行人缓缓适应下再说。

众人舟车劳顿也确实有些累了,即便着急了解岭南风光,也只能耐住心情先去行宫。

但就是这去行宫的路途中,窥见的一点岭南风光,也足够让从京城来的皇帝众人惊叹了。

宽敞平坦的水泥路暂且不多说。

这个其它地方也有,只是那些城镇的修建速度,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岭南这边快而已,算不得太惊奇;

让众人震惊的,是一路上的水泥砖房,沼气灶,自来水。

以及偶尔路过的木质自行车(因为铁有限制,民间不许大量使用)……等等,大量偏现代的设施。

直接把一群自觉见多识广的大臣们惊呆了。

“这,这水到底怎么回事,怎么会自己冒出来?还是从逆流而上!”

“这两个轮子的东西是车吗?为什么不用牛马拉,它自己就会动?”

“这些房子是百姓住的?岭南百姓住得这么好?!”

几位好奇心严重的大臣控制不住惊愕,接连发出惊叹询问。

原以为岭南发展好,也就是让百姓吃得饱些,手中银钱多些,可进了岭南城,他们才知道传闻为何说岭南变化翻天覆地了。

这里的百姓状态,建筑风格,街道风景,完全超出了大家想象。

就连圣上也盯着那些漂亮的水泥砖房,自来水设施,自行车露出震惊之色,忍不住看向顾烨目光询问。

皇帝都用眼神询问了,顾烨怎么能再打哑谜,当即给众人简单讲解。

“……陛下,其中原理太过复杂,一时半会儿说不清楚,像自来水、自行车这些,都是工匠们发明出来的。”

“微臣曾与陛下提过,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天下百姓那么多,并非所有人都有读书天赋。”

“想要朝廷蓬勃发展,应当百家齐放,去取糟粕,取其精华,只要是对朝廷发展有利的,何必有所拘泥?”

从后世穿来的顾烨深知儒家思想虽好,但社会想要发展,还是要把百家之长都利用上才行。

尤其是现在的儒家思想已经被改得面目全非,失去了老祖宗孔子的本意,不再利于百姓,逐渐成了百姓发展的枷锁……

所以,这几年每次送往京城的奏折,顾烨都没少夹带私货,慢慢劝说皇帝对工匠,对其它行业人才的重视。

毕竟,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

无论他再聪明,还是需要朝廷配合他重用工匠,才能成就更多事。

如今的岭南,便是他给朝廷的实验结果。

看到岭南现在的样子,就算是对顾烨不喜,忌惮他的大臣们,也不得不承认他这些话,确实没说错。

圣上喃喃叹道,“听顾爱卿,或许朕真的老了……”

顾烨整整给他念叨了这么多年,此刻他才真正有所感悟,之前他也是和朝中大臣一样,对顾烨说的重视工匠,并没太放在心上。

如今岭南这幅面貌,谁还能再说出工匠是下九流的话?

“陛下正值壮年,哪里老了?岭南能发展成如今的样子,离不开陛下的圣明和支持,千里马常有,伯乐却不常有,若非陛下有盛世雄心,力排众议,重用微臣,微臣哪有发挥余地?”

“若是陛下有意,微臣与您一同前去边关开疆扩土,又如何?”

顾烨掷地有声道。

话虽是在拍马屁,但他眼神真诚,语气自信,丝毫不让人觉得谄媚,只感觉朝气蓬勃,英雄壮志。

那些大臣心里怎么想不知道,反正圣上听得极为舒心。

给皇帝修建的行宫距离并不远,顾烨陪着说了没一会儿话,车队就抵达了行宫门口。

他们到的时候。

大臣们第一眼注意到的并不是行宫有多么华丽漂亮,也不是行宫建筑风格有多么奇特新颖,而是站在行宫门口的少年。

那少年不过十三岁的年纪,背脊如松挺直,一身气度却比京城的成年皇子更加尊贵稳重。

但这不是让大臣们第一眼注意到,并且惊骇的理由,而是那少年的五官,与他们陛下很像。

看看这长相,再想想这年纪……对方的身份简直呼之欲出。

果不其然。

不等他们询问,那少年便走过来,冲圣上露出濡慕喜悦笑容,恭敬跪下磕头喊道。

“父皇在上,请受儿子跪拜。”

说罢,重重磕头,砰砰的声音表达着少年发自内心的尊敬。

让思念幼子的圣上心疼又高兴,赶紧把人扶起来,直接不掩饰宠爱和看重,慈爱笑道。

“皇儿辛苦了,这几年你做得很好,青天学士之名,父皇在京城都听见了,皇儿乃朕之麒麟子!”

圣上笑得开怀,但这番话却犹如惊雷,在后面的大臣耳边炸响。

没有站队的大臣还好,那些已经站队的大臣,心机城府再深,此刻也不免脸色大变。

这几年备受文人学子推崇,在民间拥有极高声望的少年天才,竟然,竟然是早已被他们遗忘的九皇子!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