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61章 冬日限定

急速降落 二环北路 3141 2024-01-17 10:11:27

在和程向黎的语音交流中,宋喻明又独自度过了两晚。

周五傍晚,忙完病房的工作,宋喻明走回办公室,一边思考今晚吃什么。

程向黎的航班应该已经落地了。宋喻明走到窗边,看着窗外被细雪裹挟的夜色,打开他之前下载的用来查询航班实况的APP,把机场切换到龙江。

APP上显示,MU552已经于15分钟前顺利抵达。宋喻明见状,马上切到聊天界面,给他发消息:

【今晚想吃什么,我下班买。】

程向黎并没有回复,宋喻明想他可能还没滑到停机位,先去换衣服。

换好衣服回来,微信里多了一条留言:【还在医院吗?稍微等我一会,一起去买吧。】

宋喻明回复了一个“好的”表情包,坐在桌前,打开了一本贴满标签的书,利用这点时间再看几页书。

二十几分钟后,桌上的手机震动了一声。宋喻明还沉浸在书里,听到声音后恍惚地感觉过了很久。

屋外在下雪,宋喻明没有撑伞,系好围巾,扣上大衣的帽子,微微低头踩着雪,一路走出去。

在车流和无序的雪花中,程向黎停在路边的车显得特别安静。宋喻明拉开车门,迎面涌来一阵温暖的空气。他摘下帽子,抖了抖身上的雪,坐进车里。

“今天怎么这么开心?”程向黎一路看着他从医院里走出来。

“有吗?”宋喻明被戳穿了心思,低头搓了搓手心,“可能因为周五了,明天能睡个懒觉吧。”

说完,没等程向黎反应,他抢着问:“吃什么?”

“天冷了,吃火锅怎么样?”

“海底捞吗?”宋喻明闻言直摇头,“不行,这个点队伍都排到几百号了。”

程向黎笑了一声:“不去店里吃,我们自己煮。前天我回家,把锅拿来了。”

宋喻明平时都以快餐外卖为主,还没有尝试过自己准备食材做火锅。听到程向黎的提议,觉得很新奇。

不过自己准备食材,就意味着七八点才能吃上饭。程向黎从口袋里掏出两个精致的小包装:“饿不饿?先吃点饼干垫肚子。”

宋喻明接过饼干,看到熟悉的牌子,激动地拆开包装:“黄油酥饼?我之前在英国经常买这个吃。”

“你在英国住过?”程向黎之前没听他提过这件事。

“对,读博的时候去英国交换了两年。”

聊起自己在英国读书的两年,宋喻明有很多可以分享的话题。北欧的极光、维也纳的音乐会、地中海的日光浴……每一次旅行,都是他认真规划,从繁忙的学业中挤出来的时间。

不知不觉,宋喻明说了一大堆,中文里夹杂着英文的描述,语法也说得有些混乱。

程向黎认真地听着,回想起自己飞到过的地方、看到的建筑,心也好像跟着他在欧洲转了一圈。

走进超市,程向黎拿了一辆推车,宋喻明有点口渴,接了一杯直饮水,眼神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打转:“我要买土豆和番茄。”

程向黎揪着他的衣服往身边拽了点:“从蔬菜开始挑吧。”

宋喻明看到成堆的汉字,反应还是会稍慢一点。有程向黎在身边,他就不想动脑子了,开始报菜名。

“有没有午餐肉?”

“这个等最后再买,从这里出去,出口的地方正好就卖肉。”程向黎抬手比划了一下。

“牛肉卷也在那边卖吗?”

“对。”正好身后有人推着车过来,程向黎搭住他的肩,提醒他靠边站点,“吃面还是粉丝?”

宋喻明稍作思考:“有没有那种比较宽的粉?”

“你喜欢吃这种?”程向黎抬手从货架上拿下一包,递给他看。

宋喻明点了点头:“在澳洲的海底捞吃过一次,感觉很适合煮火锅里。”

程向黎把粉条放在推车里,继续往前走。

这个点很多当日的食材已经卖完了。走到冷藏区,只剩下几盒肉卷孤零零地躺在冰块上。

程向黎随手拿起一盒,宋喻明也挑了一盒,隔着上面的塑料膜按了几下,搓了搓沾着血水的手指,凑近闻了一下,朝程向黎走过去,把肉放到车里:“这个比较新鲜。”

程向黎递给他自己随手拿的那份:“这盒呢?”

宋喻明用同样的方法闻了闻:“有点不太好,再看看吧。”

说完他又拿起了剩下的几盒,最后挑出三盒还不错的,放进购物车里。

程向黎站在一旁看他挑,边走边聊,购物车很快就装满了。最后,宋喻明还在付钱的地方拿了两瓶可乐,心满意足地准备付钱。

“我来吧,”程向黎按住了他的手,“就当是为前天的事道歉了。”

说起前天的事,宋喻明还愣了一下,后知后觉地想起,几天前他们还差点闹得连朋友都做不成。

从冷战、失望到和好,就好像没有隔夜仇一样。

回到家,程向黎拎着两大袋菜走进厨房:“我洗菜你来切,怎么样?”

“可以。”时间已经很晚了,宋喻明还是觉得有点饿,从冰箱里拿出一块巧克力,分给程向黎一半,“吃吗?”

“谢谢。”程向黎拿来塞进嘴里,挽起衣袖,打开水龙头接水洗菜。

宋喻明接过他洗好的菜,切成厚薄均匀的圆片,精致地摆在碗碟里。

客厅里的落地钟缓缓敲了七下,两人还围在水池边忙活。程向黎把宋喻明切好的菜拿出去,先烧水,把火锅底料放下去。

宋喻明不喜欢吃辣,程向黎放了番茄锅底,下了几片他最爱吃的土豆。

宋喻明切完最后一盒午餐肉,端着盘子徐徐从厨房里走出来,还拿了一双专门用来夹生肉的筷子,放到空餐盘上。

浓郁的番茄汤汁已经开始咕咕地冒泡,桌上热气腾腾。宋喻明又下了几片肉和菜,坐下来等开锅。

餐桌上诱人的香味也引得达克在餐桌边徘徊,喵喵叫个不停。

宋喻明环顾四周,总觉得还少了些什么:“你有什么想看的电视吗?正好我最近在看一部医疗剧,一起看吗?”

“好啊。”程向黎说着夹了口菜。

宋喻明走到沙发上,拿了遥控板,对着电视按了几下, 屏幕上出现了一张英文海报。

程向黎吃饭的频率慢了下来,看着屏幕,认真地欣赏剧情:“没想到你也是会边吃饭边看剧的人。”

“只是今天难得有空,想稍微放松一下,慢慢地吃一顿晚饭。”宋喻明调好进度条,坐回餐桌前。

宋喻明的话提醒了他。程向黎吃着嘴里的肉丸,喝着热乎的汤,感觉已经很久没有这样跟朋友一起慢悠悠地吃过晚饭了。

和宋喻明一起花上两小时准备一桌菜——也许这样的机会并不多,但偶然一次,就能抵消他连续飞行12个小时,在八个小时的时差中颠来倒去的痛苦。

“这肉味道确实不错,”程向黎尝了一块,对宋喻明赞不绝口,“你的鼻子真灵。”

宋喻明吃得很热,脱了件衣服,脸上依然红扑扑的。听到程向黎的话时,正在和锅里的牛丸做斗争,试了几次还是没夹起来,抬手拍了拍他:“帮我夹下那个丸子。”

程向黎凑过去,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轻松地夹了起来,放在他碗里。宋喻明用用叉子挑起牛丸,在嘴边吹了几下:“我不仅会挑肉,牛排也做得不错。”

“我知道,什么时候再做一次?我很期待呢。”

“可以啊,不过我最近比较忙,可能要等春节才能空下来。”

“最近在忙什么?”

“我们院航空医疗的试点,因为我有这方面经验,院长也让我参与了一部分工作。”

丁院长让他写培训提纲,还要做PPT,到时候在全院范围内,给感兴趣的同事做讲解。

宋喻明很珍惜这个机会,从接到任务开始,已经忙得两晚没准时休息了。

程向黎看他乐在其中,也在心里为他高兴,又给他夹了几块肉,放在碗里。

距离春节就二十多天了,许多公司都已经进入年末放假的状态,却是程向黎工作最繁重的时候。

宋喻明吃着他夹的肉,慢悠悠问道:“你春节打算几号回家?”

“看公司安排吧,尽量正月十五前回去一趟。”程向黎放下筷子,感觉肩膀的肌肉僵硬得不行,“我现在飞二休一,遇到下雪下雨的天气,基本上就要延误,落地后还要滑半个小时,每次都不能准点下班,比暑假那会儿还累。”

宋喻明听他和自己诉苦,突然灵机一动:“要不我和江听然说一声,给你安排一条离停机位近点的跑道,让你少滑几分钟?”

“还有这种好事?”程向黎明知故问地配合他。

“开个玩笑,”宋喻明眯了下眼,“以江听然的性格,就算他男朋友是飞行员,也不会有这种待遇吧。”

程向黎想起徐升木头木脑的样子,意味深长地笑笑:“这我就不知道了。”

突然,一声刺耳的鸣笛声响起,电视上放起了紧张的抢救画面。宋喻明转头,看到担架车推进来一个满头是血的伤员。

“这是什么情况?”程向黎也很好奇。

“出车祸了,”宋喻明拿起遥控器,按下暂停,往回倒了几秒钟,调到患者的颅内CT照,“左侧额颞顶硬膜下血肿,要开颅清理。 ”

“听起来很严重。”程向黎紧张得皱眉。

“接下去估计要拍手术大出血了,”宋喻明盯着屏幕喃喃道,“我之前也救过一个。”

达克还在桌底下眼巴巴地叫着,宋喻明吃饱了,把碗里没吃完的牛丸切碎给猫吃,一边关注着电视上的手术。

手里起起落落的刀叉,好像和电视剧同步一般。

这顿饭吃了一个多小时,等收拾好餐桌碗筷,已经快九点了。宋喻明伸了个懒腰,走回书房继续做PPT,帮主任的学生改论文。

程向黎短暂地在家休息了一天,投入了新的工作。宋喻明又花了两天时间,把院长要求的东西做好发了过去。

丁院长时常开会出差,等了几天也不见下文。就在宋喻明快要忘记这件事时,一天下午,崔鹏涛喊他去院长办公室一趟。

宋喻明以为事情有了进展,赶忙拿着本子,从住院部走到另一幢大楼,敲开了院长办公室的门。

没想到进门第一句话就是:“小宋,不好意思啊,那个培训你不用负责了。”

宋喻明脸上的笑意凝固,怔怔地停下脚步,站在门口:“是我写得不好吗?”

“没有,就是我前几天在北京开会,认识一个搞急救的专家,说非要过来宣传一下,我实在推辞不了。”丁院长在电脑上打了几个字,找到宋喻明的对话框,点开从没打开过的文件,草草地看了眼,“不过既然准备了就不要浪费,今晚这个专家过来,你也来一起吃个饭吧。”

“好……”宋喻明嘴角僵硬地一笑,睫毛轻轻颤着,不知道是失落还是期待。

作者有话说:

真的没有人夸一夸最近那么勤奋的我吗QAQ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