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77章 分开的日子

被迫嫁给丑夫后 林沁人 2619 2024-01-07 15:12:51

邱鹤年出门了,铁匠铺子便只能暂时关了。

清言当天上午就去了一趟铺子,按邱鹤年交代的,和小庄对了对账目,又把来不及做完的活都记了下来。村里本地的,就拎了吃食过去赔个礼,远的也托刘发家送豆腐的伙计给知会了一声,该送的礼也送到了。

毕竟是他们给耽误了事,总得有个说法,以后才好开门赚人家的钱。

好在邱鹤年做事从不拖延,着急的活都做完了,这两天小庄挨家送过去就行了。

小庄知道铺子要关门一段时间,而且他师父是出门瞧病去了,就惶惶地差点哭了出来。

清言知道他在担忧什么,特意陪他回家了一趟,跟他爹娘解释了,还把这个月的月钱提前给了,就算铺子不开业,也不少了小庄的。

小庄爹娘说什么不肯要,清言放下就赶紧走了。

他知道这家人过的辛苦,小庄那几个钱看着不多,却也是他们生活的重要来源之一了。

只是没几天,小庄就来敲家里院门,清言出门去看,就见门口地上放了个篮子,里面放了一大碗粽子,大碗底下还压着两棵挂着新鲜泥土的人参。

清言抬头看向站得远远的,随时准备跑开样子的小庄,发现对方垂着的手上都是干涸了的泥。

小庄说:“师娘,粽子是我娘昨晚包的,是肉的,闻着可香了,您自己在家,不想做饭了就热着吃两个,”他注意到清言的目光,不好意思地把手往后藏,憨笑着说:“人参是我在山上找到的,等师父回来了,给他补身体。”

说完,怕清言拒绝似的,转身就跑,清言叫他,他回头冲师娘道:“我这几天还上山,挖到好的我再送来!”

清言笑着冲他摆了摆手,道:“我替你师父谢谢你。”然后看着他跑远了。

他日常看着,邱鹤年对这个徒弟很好,小庄也是有心的孩子,没白让师父疼他。

晚上,清言就拿肉粽子当晚饭吃了,他用锅蒸了两个,剥开粽叶来,咬了一大口,糯米煮的很熟软了,一点硬芯也没有,糯米里裹的肉是腌制好的咸肉,但并不齁,反倒咸香适口,肉汁都浸到了糯米里,非常好吃。

小庄送东西过来时,说了“闻着可香了”的话,小庄他娘包了肉粽,恐怕一口都没给家里人吃,都给他送过来了。

清言吃得更仔细了,粽子叶上粘着的米粒,也都吃得一干二净。

晚上睡前,清言怀里抱着小狸花,慢慢翻看着那本《山河记》。

床边上的桌子上,放了研好的笔墨,清言看了那张地图一阵,拿起笔稍蘸墨汁,在其中一个地方小心翼翼地点了个点。

“永合郡崇裕县,”清言呢喃着这个地名,“该是到这里了。”

他把笔放回桌子,把书拿起来仔细翻找,找了一小会后,紧蹙的眉头松了开来,“在这里。”

他低头把那两页看完,之后,合上了书,跟怀里的阿妙说:“原来崇裕县不仅是烧酒有名,酱猪蹄也是一绝,一条街上要有好几家猪蹄店铺,有的挂牌‘崇裕正宗酱猪蹄’,有的挂牌‘崇裕首家酱猪蹄’,那作者写了,这两家都不要去,虽味道也不差,但只有那普普通通的五个字牌匾‘崇裕酱猪蹄’这家,才是年头最早,味道最好那家铺子。”

“阿妙,你说鹤年还记不记得书里写的这段了,他不会买个不正宗的吃吧?”

小狸花喵呜喵呜了两声,清言看着他的大眼睛,“啥,你说他有酒喝有肉吃,还管他正宗不正宗哩?”

清言点了点头,“你说的也有道理,不过,”他躺靠在床头,又开始忧心起来,“我给他带的银钱是不是少了点,路上够是够了,可还是该多些余裕才好,他会不会舍不得花钱,根本没去买猪蹄吃,亏待了自己啊。”

清言一会懊恼,一会忧愁,胡思乱想着,就慢慢有了困意。

他下地吹熄了油灯,光线消失的瞬间,眼睛还没适应黑暗,一时间什么都看不见。

过了一小会,眼前才渐渐有了床铺、柜子等的轮廓,炉子里的火没烧太多,地上有些凉,清言眨了眨眼,有些委屈地上了床铺。

躺着躺着,怀里抱着小狸花,就不知不觉睡熟了。

第二天,秋娘叫清言去家里吃饺子。

今年天暖和的比往年早一些,邱鹤年没出门前,春耕就已经进行得差不多了。

头两日三幺回来,就在他家请雇工吃的完工饭,清言也过去帮忙了。

这一春天的活就算干得差不多了,庄稼人能稍微缓缓,没那么累了。

三幺今天要回县城,秋娘早两天就说让清言过去吃个饭。

清言也没空手去,给念生带了一小袋糖块,给这孩子高兴得够呛。

秋娘见了就念叨他道:“二嫂,我也没做啥好吃的,你来了总不空手,我都快不敢叫你过来了。”

清言笑着道:“这糖块在家放着也是放着,我也不吃,就拿来给孩子吃呗。”

秋娘无奈地拍了他胳膊一下,说:“饺子马上下锅了,洗洗手吃饭吧。”

清言和这一家三口坐到桌边,热腾腾的饺子摆在桌面上,三幺还下厨做了几个菜。

因为要出门,他就没喝酒,几个人都喝饺子汤。

饭吃得差不多了,秋娘说:“二嫂,你在家一个人还得生火做饭,我说,你以后就到我家吃饭得了,反正我也得给念生做。”

三幺也在旁边附和道:“是啊,我平日不在家,饭怎么都得吃的,秋娘多做一点就行了。”

清言忙摇头道:“不好那么麻烦你们,我自己随意做些就行。”

秋娘诚心诚意道:“素日里你和二哥都帮了不少忙了,过年过节的,有好的都想着我们,我们答应了他要照顾你,怎么都得说到做到不是,你就别跟我们客气了。”

不过任凭秋娘和三幺怎么劝,清言还是没同意,秋娘便只好说道:“那以后家里做好吃的了,我就给你送些过去,这你总不好再拒绝了吧?”

这次,清言笑着同意了。

等他吃完饭,帮忙收拾好回了家,就见刘发媳妇正在家门口等着他呢。

她见了他便笑道:“我差点就走了,正好赶上你回来了。”

清言纳闷问道:“是有事吗?”

刘发媳妇说:“没啥大事,英兰这两天在娘家住,我自己没意思,叫你一起上我家打叶子牌去。”

清言问:“就咱两吗?”

刘发媳妇说:“我把邻居也叫上,现在都闲着,正好一边玩一边唠唠嗑。”

清言便在老刘家待了一下午,人多,在一起笑笑闹闹的,时间就过得特别快,不知不觉就到做晚饭时间了。

刘发媳妇要留清言吃饭,清言不想给人添麻烦,借口家里的鸡没喂,就赶紧回了家。

晚饭煮了碗鸡蛋汤面,放几根青菜进去,就饱饱吃了一顿。

吃完收拾好,清言坐在凳子上,正不知道要做什么好,李婶就过来了。

她提了针线篓子,说前阵子端午那会,清言夸她的香包做得好看,今日家里花蕾晒好了一批,正好挑喜欢的香味,教他一起做几个。

清言来不及感受夜幕落下那刻的孤单失落,就点了油灯,和李婶坐桌子旁,专心致志做起了针线活来。

香包做了一半,天晚了,清言把李婶送到大门口,像邱鹤年平日里那样,看着她穿过院子,进了家门才回屋。

睡前洗洗涮涮,再把山河记拿出来,标记地图,看看其他的闲书,也就困得睁不开眼,睡下了。

等转过天来刚吃过早饭,秋娘就拎着小筐上门了,阳光下,她笑着朝清言招手,说:“走,二嫂,咱上山挖野菜去!”

就连很久不登门的申玟,也三天两头的过来一趟,看看他。

好像从早上一睁眼,就总有人在找他做这做那,一天也没得闲,就连刘猎户都过来了一趟,把二喜送来了,说让他帮忙先养着,等邱鹤年瞧病回来了,再给他送回去。

清言真的没时间胡思乱想,偶尔夜里惊醒,阿妙也会警觉地同时醒来,脑袋在他脸上颈窝里蹭来蹭去,小小的毛茸茸的身体,是温热的,柔软的,无言地抚慰着他。

这期间,他偶尔去趟地里看看,除除杂草,再去去虫,还和秋娘、三幺一起,去镇上出了几次摊。

秋娘已经和三幺商量好了,决定和清言一起开店。

清言把前期怎么投入,将来怎么分红都给他两讲得一清二楚,他们都挺兴奋的。

这事既然敲定了,清言有空就和秋娘、李婶她们,时不时去镇上转转,寻找合适的地方,也去牙行找牙人领着看了几个店铺。

能买个店铺当然是最好的,但镇上的屋子虽比县城便宜得多,但也是价值不菲的,他们便打算租房。

这么一天天的忙下来,不知不觉间,二十来天就过去了。

在二喜开始捡阴凉地儿呆,整天伸着舌头散热时,清言收到了来自风雨关的第一封信。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