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69章 开窍

予你热恋 咬一口粢饭 3337 2024-05-09 16:57:17

等他们吃完饭, 让服务员收拾了桌面,几人拿出电脑,开始讨论选题的事。

柯泽今年大三, 四人小组中他是年级最高的那个,是本专业的学生, 大二的时候还去卡迪夫大学交流过一年。这样的简历摆在面前, 自然而然成了小组组长。

他提了几个想法, 每一个都很有意义, 就是可执行度太低,具有突发性, 新闻素材不可能为了顺应你的选题凭空出现。大家初来港城, 虽然来之前做过功课, 了解过港城人的生活习惯, 但他们毕竟不是土生土长的港城人,要从港城的社会生活中挖掘有价值的新闻题材,还要具备可行性, 确实有些困难。

讨论短暂地停滞了一段时间。大家各自盯着屏幕, 收集资料。大概僵持了半小时, 夏知予突然支支吾吾地开口:“那个...我有个想法。”

学姐问她有什么想法,夏知予简单地梳理了自己整理好的资料, 发在群里:“我记得,从80年代开始, 内地与港城的来往就变得非常密切, 但是这段关系,总是以非常宏大的叙事方式展现在大家面前。我觉得新闻还是要有三贴近原则,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港城其实有不少从内地移居过来的人, 我们可以通过采访移居港城的普通群众, 挖掘一段内地和港城之间的互助史。”

柯泽拢了拢眉头:“这个新闻素材也不好找吧。每次采访之前,都要问一句,你是移居过来的吗?到时候就一天时间,能搜集到多少素材?”

夏知予又在群里丢了个链接:“上环是华人的主要商贸区,有不少从内地移居过来的老板们。这里烟火气重,比其他地方更能抓到采访对象。”

大家点开她找的资料,看完后,柯泽没说话,反倒是他的室友搡了搡他的胳膊:“我觉得可以哎。而且我们之后不是要做数据新闻吗?干脆就做从80年代开始,港城的人口结构变化,分析人口结构变化产生的原因。这跟我们这个新闻作品是有联动的,到时候就不用另外找选题了。”

“是的,我就是这么考虑的。之后还要做数据新闻呢,这样一来,我们比别的组多了不少前期准备时间。”夏知予问柯泽:“你觉得这个可行吗?”

柯泽点点头:“可以,那就这样吧。”

回去的路上,柯泽没再聊选题的事,反而对夏知予的感情生活非常关注,有些问题还好回答,再往下聊,就让夏知予觉得不太舒服。

同样是女生,她学姐心思敏锐,发现夏知予的困扰后,主动把话题揽过过去,回到房间,生怕她心里不舒服,还安慰她:“别多想,可能是为了找话题拉近组员之间的距离,要呆三周呢,总不能太僵硬了。”

夏知予说‘好’,毕竟才第一天,也不能轻易给人下定论。

项目第一天没什么内容,无非就是带着学员参观卫视大楼、听讲座,临近一天收尾的时候,带队老师才把他们的选题收集上去,并且给他们明天一整天的时间,去街上寻找新闻素材。

柯泽把四人小组分成两队,一男一女,说是这样搭配安全一些。他和夏知予一队,两人在街上看着白板红字的招牌,打算先从名气大的老店开始采访。

事情发展并没有这么顺利。老板一看他们是学生,就知道他们此次采访只是应付学校里的作业,他考虑得很现实,这次拍摄没法给店铺带来实际的宣传效益,他为什么要花这个时间配合几个学生完成任务。

夏知予和柯泽话都没说几句,就被人打发走了。

虽然是意料之中的事,但第一次开口就碰钉子,实在是有些挫锐气。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中午。

中午的时候,夏知予和柯泽找了个茶餐厅吃午饭,中间抽空跟许京珩发消息,语气里夹杂着挫败,许京珩没发文字,直接一个语音通话打过来。

夏知予跟柯泽说了一声,捧着手机,蹲在路边跟他聊天。

许京珩安慰了她好一会儿,顺手给她转发了叶霄的微.信名片:“他在港城两年多了,看看能不能帮上什么忙。我刚给他发消息,他说他加你。”

“不用麻烦他的。我没别的意思...就是跟你抱怨一下嘛。”

“那就是想我的意思?我理解的对不对?”熟悉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过来。

夏知予心情变好了许多:“你别往自己脸上贴金。我忙素材都来不及,根本没时间想你。”

两人通着电话,柯泽突然从身后拍了拍她:“继续找吗?”

夏知予捂着手机,冲他点头,然后回许京珩说:“我要继续忙啦。”

许京珩估计也挺忙的,他那儿时不时地传来机械键盘的声音,饶是这样,他也没有匆匆挂断电话,耐着性子跟她说:“想我的话呢,以后每天发照片给你报备行程。行不行,女朋友?”

夏知予怕柯泽久等,敷衍地回了一句:“行。我真的要忙了。”

“好。有什么事记得跟我说。”

电话才挂,许京珩就发来了一张照片。他没有自拍的习惯,只是拍了自己在创业园区的工作环境。手边有台没开机的台式电脑,黑色屏幕倒映出许京珩的脸,夏知予放大图片,还从屏幕那儿看到他纹了指甲印的纹身。

柯泽瞥了一眼,按奈不住好奇,问她:“你男朋友是不是叫许京珩?”

“你怎么知道?”夏知予扭头看他,没注意旁边的行人。

柯泽拉了她一把,让她走在里边,与此同时,嗤笑了一声:“初中一个学校的。”

“这么巧吗?怎么没听你提起过?”

柯泽讳莫如深地来了一句:“之前不太确定。如果真的是他,那我劝你慎重考虑吧。”

夏知予不明白他话里的意思,想要追问,柯泽却拐进一家生鲜店,跟坐在门口织围巾的老板搭起了话。

老板原来是内地人,家里生活不富裕,小时候父母来港城打工,他跟着一块儿过来了。老板说自己没读过什么书,十八岁开始就在餐厅里打工,好在港城的条件比自己家乡好,努力工作了好几年,终于有本钱开起来生鲜店。他觉得这是港城对他的一种认可,没有因为他是外来的人而对他有所歧视。

夏知予征求老板同意后,拿手机录下采访视频。成功一次,士气大增,两人又接连跑了几家餐馆。

一直到天色彻底暗下来,他们才完成了素材的收集工作。两个小分队在一家小酒馆集合,凑在一起确认手机相册里的素材。

累了一天,四人匆匆吃了顿晚饭,就各自回了酒店。回到酒店后,夏知予蓦地想起柯泽说的话,虽然不清楚柯泽为什么让她慎重考虑,但她记起柯泽说,他认识许京珩,两人是同一个初中的。夏知予有些好奇,毕竟她从来没从许京珩嘴里听过柯泽的名字,于是发了条消息问他:“你认识柯泽吗?”

许京珩隔了一段时间才回他:“谁?没印象。”

夏知予心想,从来都是别人记得他,他不记得别人也挺正常,既然没印象,她也不打算接着问。

谁料许京珩又发来一条:“刚问了黎川。说是初三时隔壁班的班草,跟我比谁收获生日祝福多的那位。这事还是你告诉我的。”

她恍然大悟,慢慢记起一些事。她确实跟许京珩提过这个人,好像就是那天一起吃饭 ,许京珩要加她Q.Q,结果页面显示两人已经是好友的时候,她骗许京珩说自己给他当水军的那次。

但她不知道这人就是柯泽。

许京珩看她迟迟没回消息,打了个语音电话过来:“这事,也是你胡编乱造的?”

“什么?”夏知予接起电话,还没反应过来。

“给我当水军。”他一字一句,意味深长,自己说过的事都不记得,他合理怀疑夏知予加他q.q的目的:“你不会一早就对你男朋友图谋不轨了吧?嗯?”

尾音上扬,慢吞吞的,是稳操胜券的上位者。夏知予眼皮一跳,明明隔着电话,她却像坐到了审讯室。审讯者一步步地接近真相,而她只能坐在椅子上眼神躲闪地接受审讯者的层层盘剥。

“我那个时候才初一...怎么可能会有那样的想法。”

“情窦初开的年纪,不是很正常吗?”

“那照你的意思,你初中就对别人情窦初开过了?”夏知予知道他初中有多招人,也经常在贴吧里看到他和其他女生的名字。但她其实不清楚他初中阶段到底有没有谈过恋爱。

这话一问,许京珩就知道夏知予在他这儿占了绝对的主导地位。他坦言:“没有。我这人不开窍,什么都慢半拍,在你这儿无师自通了,你说我对谁情窦初开?”

夏知予总是对他出其不意的甜言蜜语闹得脸红。早知道就不问了。她口干,拿起面前的水喝了一口,想起程岐夸许京珩的话,借来套用:“你这嘴,给我多好。”

“想接吻了?”

水没咽下去,全喷了出来。夏知予庆幸学姐不在房间,不至于被人听到聊天的内容。她很好奇,这人是怎么做到这么不要脸的?这深挖一句话的本事去做高考语文出卷老师多好。

“要不明年,你去出高考语文卷吧?肯定历年最难。”

“说我手好看,给你牵了。夸我嘴甜,难道不是想接吻吗?”

“挂了...”

她红着脸挂了电话。许京珩贼心不死,被挂电话后,还发了一条消息过来。

“我争取,争取情人节之前让你亲上。”

夏知予熄了屏幕,扑到床上,脑袋埋在枕头那儿,又羞又恼地裹上被子。

-

经历了两天时间的撰写和剪辑,他们组的报告在卫视新闻作品比赛中拿到了一等奖。当天晚上,柯泽请组员吃饭,因为作品出色,获得一致好评,大家情绪高涨,聚餐的时候点了酒喝。

夏知予还记得自己醉酒的样子,本来不打算喝,又不好扫大家的兴致,最后要了杯特调的鸡尾酒。酒精浓度不高,口味清爽,她能接受。

吃过晚饭,大家没着急回去。前段时间忙于新闻作品,没精力感受港城的夜生活,好不容易得空,都想趁机感受一下当地的霓虹夜。

晚上的人流量有些大,夏知予走在路上,有外国人趁着人流,挤到她身边,贴在她耳边,流里流气地说:“I LOVE YOU.I LOVE YOU.”

她没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吓了一跳。扭头看到路牌,想起这段路上有座大厦,因为人流量大,人员复杂,被成为最‘乱’大厦。而她现在,似乎就走在这座大厦的下边。

她下意识地去找同组组员。只有柯泽看到她的情况,他穿过人群,挤走那个外国人,拉着她往人少的地方走。

离开闹区后,夏知予说了声‘谢谢’,想缩回手,谁料柯泽紧紧攥着她,怎么都不肯放,跟她邀功似的来了一句:“你看,刚才要是没有我,你今晚能不能回去都不知道。”

“刚才谢谢你。但是,你能放开我吗?”她看着柯泽。

柯泽脸色酡红,好像喝醉了,没头没尾地问了一句:“你男朋友很好吗?”

夏知予觉得莫名其妙,但她还没开口,又听到柯泽说:“他这人有心理缺陷,远没你想的那么好。你还是小心一点吧。”

作者有话说:

后来鱼鱼发现,许哥说的’不开窍‘是假的,’无师自通‘是真的。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