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92章 过年

咸鱼继母日常 明栀 3498 2024-04-19 15:45:47

申廷轩到来后的第三日, 徐景容的书院也放了年假,从兰城回来。

他不是一个人,还有昌南侯府的二公子, 也就是徐姑母的小儿子江锐亲自将人送回来的。

江锐比徐景容就大了七八岁, 却要比徐景容长一辈,有他看着,徐景容在书院的这几个月,虽说学业没多大长进, 但起码没再后退,人也安分许多。

若不是看江锐也有多日未曾回家, 陆氏都想留他在府中住上几日。

申廷轩原本是想在年前搬进自家宅院, 一个人过年,陆氏没让。

说他一个人在府里冷冷清清, 怎么能过得好年。

腊月底那两天, 盛京下了一场大雪,到了除夕这日, 雪还很厚。

陆氏很忙,晨起见了几个小的后便找了个由头将他们赶出了正院, 徐景容无聊就带着两个弟弟来温叶这儿打雪仗游戏。

规则是他们俩必须依次或同时连续砸中徐景容三次才算赢。

西院院子也大, 足够他们嚯嚯。

温叶不玩, 她坐下西侧书房靠廊的窗下,软榻上垫着厚褥子,坐上去一点也不会觉得冷。

而脚边离得不远的地方烧着炭炉,她怀中还抱着汤婆子,就连窗台硌胳膊肘的地方也铺了软垫, 温叶斜靠在上面,目光时不时望向院中。

仿佛几个小子打雪仗是在专门表演给她看。

院子里, 徐景容一个人一伙,剩下两个小的连手砸他。

徐景林还好,快七岁了,长了些力气,起码能扔出去。

而徐玉宣比他们兄弟俩小太多,两只手合起来都握不住太大的雪球,扔也扔不远。

且很多时候明明是要往前扔,却不知是怎的,雪球会莫名其妙跑到他身后去。

不是砸到纪嬷嬷脚边,就是砸湿忍冬或荷香的衣袖。

站在他对面的徐景容露出满脸的不可思议。

那表情仿佛在说:我这水已经放得够多了,再砸不到,我也没其他办法了。

一连几次,徐玉宣见徐景林都成功了,自己却还没,肉嘟嘟的脸上,满是苦恼。

徐景林见不得他难过,正要准备手把手教他,徐玉宣却突然转身往温叶所在的方向跑去。

雪天地滑,纪嬷嬷赶紧跟上去。

徐玉宣也不进屋,就隔着窗和温叶说话,不过是由纪嬷嬷抱着他。

不然以他那双小短腿,温叶都不一定能瞧见他脑门顶。

温叶对上他那双亮晶晶的圆眸问:“找我有事?”

徐玉宣点了点脑袋,悬空趴在窗上,对温叶道:“母亲,我要‘宣儿’!”

抱着他的纪嬷嬷听后满脸问号,温叶却似已经明白:“要那个做什么?”

徐玉宣:“宣儿要砸雪球!”

温叶微微挑眉,没再继续问下去,“行,你等会儿。”

她不慌不忙从软榻上下去,往书案所在之处走去,徐月嘉离开没多久,用过的笔墨纸砚尚在。

温叶就着他用过的墨笔,随意找了张纸,在上面写下‘宣儿’二字,待微干后,拿给窗外的徐玉宣道:“给,继续去玩吧。”

徐玉宣虽然还小,但对自己的名字已经很熟悉了,他反复辨认了几下后,抬头看向温叶时笑得有些憨气:“谢谢母亲~”

纪嬷嬷望着徐玉宣手中写着名字的纸,实在想不到他口中那句‘我要宣儿’是这个意思。

回到打雪仗的地方,徐玉宣就用手中的纸包着攒好的小雪球,然后递给徐景林:“二哥,砸~”

徐景林不明所以:“宣弟,为什么要包一张纸。”

徐玉宣却道:“那不是纸,那是宣儿,你用它包着雪球砸到大哥,我们就能赢啦!”

说完后,他主动回到纪嬷嬷身边,裹紧身上的小披风,笑得人畜无害。

徐景林低头看了一眼寒天雪地中孤零零的自己,手因玩雪而冻得通红。

好像哪里不太对。

本就离得不远的徐景容听到这句,嘴角抽抽,他暗暗瞥了眼徐玉宣如今的小身板,内心忽而庆幸,砸过来的只是纸张和雪球。

温叶瞧着这一幕,在桃枝近前倒茶时收回目光感叹:“还好许先生没教他石块上也能写字。”

热热闹闹的打雪仗结束后,兄弟仨人进到屋里来烤火取暖。

徐景林这个时候才反应过来,就在他欲张嘴说些什么时候,徐玉宣两条小短腿跑来跑去,又是端热茶又是拿点心。

徐景林被伺候得舒舒服服,很快原谅了徐玉宣方才躲懒的行为。

宣弟对他还是很好的。

晚上年夜饭,与去岁区别不大,菜品丰富齐全,温叶望了一眼,倒是多了几道她爱吃的菜。

吃过年夜饭后,陆氏给几个小的发压岁钱,压岁钱照旧,徐玉宣的还是小金猪。

大概是知道今晚会收到压岁钱,徐玉宣在来正院前就让纪嬷嬷将温叶去岁送他的大金猪抱来正院。

如今里头不仅装着先前攒的小金猪,徐国公送的银票,大姑母和姚氏送的金瓜子和银瓜子都被他塞了进去。

且每晚还要抱着它们睡,以至于纪嬷嬷每日晨间都会从被褥中抖落出不少金瓜子银瓜子来。

时至今日温叶才明白陆氏为何每年都会送徐玉宣小金猪,又为何会那么巧他的生辰与徐国公是同一日。

因为那一天其实是他生母的生辰。

为了对上徐月嘉娶妻的时日,徐玉宣的生辰往后推了几个月,明面上他还有几日就到三周岁生辰,实际上他生辰要往前挪,在夏末。

因为生母怀他时底子不好,再加上生他时又是早产加难产,所以到底是三岁还是三岁半,打眼瞧过去,看不出太大差别。

不过哪怕长了一岁,对于越来越重的大金猪,徐玉宣弯腰抱住后,仍是有心无力。

摇摇晃晃像喝了假酒,给这个除夕夜,添了不少笑话和热闹。

和去年一样,陆氏和徐国公初一回定安侯府,初二留给温叶和徐月嘉。

初二一早,温叶坐进回温府的马车,车厢里还是他们一家三口。

能出门玩,徐玉宣兴奋着呢,结果一上轿就见温叶一直闭着眼睛,很是疑惑道:“母亲怎么啦?”

徐月嘉低头望了一眼,将她的脑袋挪到自己肩怀前,道:“昨夜没睡好。”

徐玉宣又问:“为什么没睡好呀?”

徐月嘉面不改色:“复习功课。”

徐玉宣好奇惊呼:“母亲也要做功课?”

徐月嘉“嗯”了一声道:“小点声,别扰你母亲休息。”

徐玉宣忙捂嘴点头,回到位上,安安分分坐着,只偶尔抓一块糕点吃。

马车一路往温府的方向行驶。

已经不是第一次来,徐玉宣比去岁胆大了许多,读书后记性也长了,还记得温家的几位小表哥还有小表妹。

温兰和温慧一家几口比温叶早到半刻钟左右。

四个女儿同时回门,还有十来个外孙外孙女们,沈氏被吵得头疼。

好在大家都是心明之人,沈氏没留她们太久,简单问候完,就让她们各自散去。

温玉婉有好些日子没回娘家,这一次,最小的孩子也长大了不少,她这回便都带回娘家让沈氏多瞧瞧。

温叶是最后一个离开正院,牵着蹦蹦跳跳的徐玉宣一起。

温玉婉望着她潇洒丰盈的背影,同沈氏感慨道:“难怪我婆婆总说,四妹走了大运。”

沈氏抿了口茶道:“也是她自己会经营。”

这一点温玉婉倒赞同,只不过自家婆婆说的话,她又不可能去真反驳。

“对了。”温玉婉忽然想起一事,问道,“我听说母亲之前和四妹一起去京郊泡了温泉?”

沈氏瞥了自己女儿一眼道:“又是你婆婆说的?”

温玉婉笑了笑,“真是什么都瞒不过母亲。”

沈氏道:“是去了一回,还带了小五一起。”

温玉婉道:“我名下也有温泉庄子,母亲若再想泡温泉,随时写信给我。”

不过在这之前,她得先带婆婆去一趟。

沈氏闻言,慈爱的目光看向她道:“你还有几个孩子要照顾,就别操劳我这儿了,省得你婆婆多想。”

女子想要在婆家过得好,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

温玉婉能有今日,还是沈氏当初想的法子。

从温玉婉嫁人的那天起,在永诚伯夫人的视线范围内,温玉婉就不能和沈氏亲近超过她。

永诚伯夫人是个爱面子的人,她疼爱温玉婉是真,然而在她心里,肯定是希望儿媳事事以婆家为先。

沈氏并不觉得这个办法有什么不好,她只希望女儿能够在婆家一切顺遂。

自己一手带出来的女儿什么心思,沈氏怎么会猜不出来,“只要你在伯爵府一切都好,我们母女少见几面也没关系。”

温玉婉默了默,抬眸道:“那都听母亲您的。”

沈氏像小时候一样抬手抚了抚她发间说:“你四妹说了,日后我若想泡温泉,尽管麻烦她。”

温玉婉闻言,没忍住笑了,她虽对家里的妹妹们了解不多,但也依稀记得温叶是几个妹妹里最懒散怕麻烦的那个。

恐怕是和原话有些出入,不过难得见母亲同自己开玩笑,温玉婉觉得还挺新鲜。

*

另一边,温叶中途将徐玉宣交给徐月嘉后,就带着婢女们过来了溪翠院。

常姨娘早早便等着了,温叶不带徐玉宣,是有正事要和常姨娘说。

到了溪翠院正堂,温叶找了个借口让小妹先回自己屋里。

一刻钟后,当常姨娘得知温叶不打算要孩子后,傻眼了。

温叶预料过很有可能会出现的场面,也提前做了准备,她丝毫不慌道:“姨娘,这件事我是认真的,你不用劝我。”

眸光中透着浓浓的坚定。

常姨娘愣了许久,才涩哑开口:“是不是当初我生你小妹时,把你给吓着了?”

温叶摇头:“姨娘想哪去了,我的性子你还不清楚,我不愿生是因为怕怀孕的辛苦,怕生孩子的疼,还有怕死。”

常姨娘听到最后那个‘死’字,当即‘呸’道:“大过年的,提它作甚。”

温叶:“那姨娘还会劝我生吗?”

常姨娘静默了许久,深深叹了口气道:“也罢,你不愿生,姨娘还能逼你不成?”

温叶顿了顿,完全没想到会是这样的场面,她预想的‘歇斯底里’一点发生的征兆都没有。

除去眼底下意识流露的失望和遗憾,常姨娘还算平静。

常姨娘见大女儿一直盯着自己研究,一时气笑,“怎么?怕姨娘反悔啊?”

温叶:“我以为姨娘会再劝我几句。”

常姨娘却看着她道:“你就是我十月怀胎生下来的孩子,姨娘知道怀孕的辛苦。”

虽然她至今仍不懂且无法理解大女儿脑子里那些奇奇怪怪的想法,但她更不想亲手将女儿推进危险当中。

她自知不是聪慧之人,很多事想不太深。

可她也明白一个道理,有些事强求不来。

既然大女儿在国公府没有孩子也能过得好,那何必再逼她去做她不愿做的事呢。

思及此,常姨娘还有是有些遗憾:“只可惜我给你将来的孩子攒的那些布料了。”

温叶笑了笑道:“那些布料就留给小妹做衣裳吧,国公夫人对我很好,女儿如今的库房里,好的料子堆到都穿不完。”

常姨娘却言:“我心里有数。”

......

从溪翠院离开后,走到半路温叶才想起来忘将小妹的生辰礼提前给到,她赶紧折回去。

溪翠院内,常姨娘正同小女儿商量道:“日后姨娘攒的银子有一半还是要留给你四姐,你别因此同你四姐生分。”

温然不觉得这有什么,她道:“四姐是有难处吗?我那还有不少呢,姨娘都拿去便是。”

先前她得到的赏赐,才花了一小部分,还剩许多呢。

常姨娘欣慰地笑了笑道:“你的你自己收好,你四姐那份,姨娘慢慢攒着,够了。”

温然想了想道:“父亲明日说要询问我功课,我争取表现好,父亲一高兴,肯定会掏银子给我。”

自从进宫后,父亲这边的进项就少了许多,看来是该重新捡起来了。

温叶站在廊下,一时间百感交集。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